月度经营分析会是医院校准年度目标、破解运营堵点的“诊疗会”。开好这场会,既能及时纠偏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运营效率的偏差,更能为中长期发展战略落地筑牢根基。若将医院比作一台精密的医疗设备,月度经营分析会便是 “定期检修”—— 精准定位故障、调整参数,确保始终以最佳状态服务患者。结合医院特性,开好这场会需抓实 5 个关键:

一、聚焦诊疗与运营目标,不回避差距

医院的目标从不是单一的“营收数字”,而是医疗质量、患者体验与可持续运营的 “三维统一”。月度经营分析会必须紧扣三大核心目标,把差距摆上台面:

1、医疗质量目标:如三级手术占比(目标60%,本月 52%)、并发症发生率(目标 0.5%,本月 0.8%)、三级查房制度执行率(目标 100%,本月 92%);

2、患者服务目标:如门诊分时段预约率(目标70%,本月 45%)、住院患者满意度(目标 95%,本月 88%)、平均住院日(目标 8 天,本月 9.2 天);

3、运营效率目标:DRG/DIP 分组准确率(目标 98%,本月 92%)、床位周转率(目标 1.8 次 / 月,本月 1.5 次)、人员效能(医生日均门诊量较目标少 1.2 人次)。

差距不是“警报”,而是 “诊疗单”。某科室DRG 分组错误率超 8%、某院区门诊候诊超时患者占比达 30%—— 这些数据差异恰恰是改进的起点。别怕 “红脸”:回避 “手术并发症率超标” 的讨论,忽视 “患者投诉处理滞后” 的问题,会议就成了 “无效体检”。

二、穿透数据,锁定诊疗与流程的关键问题

数据差距是“症状”,需还原到医疗场景中找 “病灶”。比如 “季度医保超支 500 万元”,不能简单归因为 “患者看病贵”,而要层层拆解:

1、纵向剥因:超支500 万→3 个内科占比 70%→打开内科数据,慢性病患者重复检查占比 30%→追溯检查指征是否符合 DRG 付费规范;

2、横向定位:同是内科,心内科超支200 万(重复检查占比 45%),消化内科基本合规(重复检查占比 8%)→锁定心内科;

3、交叉验证:结合心内科“检查医嘱复核率仅 65%”,确认关键问题是 “DRG 付费下检查指征把控不严,科室合规流程缺失”。

别让“设备不够” 掩盖 “流程僵化”:患者候诊时间长,若只盯着 “挂号机少”,却忽视 “分时段预约流程未落地、导诊台分流指引缺位”,再多设备也难治本。

三、深挖根因,靶向制定医疗改进方案

找到关键问题后,用“5WHY 法” 挖到根因,避免 “头痛医脚”。以 “门诊候诊时间长” 为例:
1WHY:候诊超 45 分钟?因为患者集中在 8-9 点到院;
2WHY:集中到院?因为分时段预约未有效推行;
3WHY:预约难推行?因为医生出诊时间未与预约系统联动,患者担心 “约了也等”;
根因:门诊预约流程与医生排班脱节,缺乏跨科室协同机制。

根因往往藏在“流程断点”“制度空白” 里,而非 “患者太多”“医生太忙”。解决措施要 “贴诊疗场景”:比如 “医务科牵头,联合门诊办 3 日内梳理分时段预约堵点,下周起试点‘诊间预约’,由接诊医生直接为患者预约下次就诊时段,挂号室每日抽查预约履约率”。

四、明确责任,下达可落地的诊疗指令

会议的核心输出是带责任、有时限” 的指令,需紧扣 SMART 原则:

1、具体(S)“检验科与急诊科联动,将急诊生化报告时间从 1 小时压缩至 40 分钟”(而非 “提高急诊效率”);

2、可衡量(M)“儿科门诊分时段预约率从 40% 提升至 80%,超时候诊患者占比控制在 10% 以内”;

3、相关联(R)“医保科 15 日内完成心内科 DRG 合规培训,需关联‘重复检查占比降至 15%’的目标”;

4、有时限(T)“护理部月底前完成《科室感染防控交接清单》制定,护士长每日督查记录完整性,下月度会议汇报执行效果”。

指令要形成《月度医疗运营改进任务单》,明确责任科室、负责人及“未完成的追溯机制”,避免 “会上共识满满,会后无人跟进”。

五、闭环追踪,让改进在诊疗中落地

每月会议的第一个环节,必须“回头看”:上月要求 “骨科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本月需核查 “是否优化了术前评估流程?平均等待时间是否从 5 天降至 3 天?未达标的科室要说明原因 —— 是流程设计不合理,还是执行中遇阻力?”

医院的改进就像“慢性病管理”:需通过 “月度复盘 - 周度督查 - 日常调整” 的 PDCA 循环,“降低并发症率”“提升预约率” 从 “目标” 变成 “常态”。比如 “每周门诊晨会抽查分时段预约执行率,月底会议通报整改成效”,让每个指令都有 “追踪 - 反馈 - 优化” 的闭环。

对医院而言,月度经营分析会不是“数据汇报会”,而是 “患者获得感提升会”。少些“过得去” 的含糊,多些“钉钉子” 的较真;少些“各说各话” 的分散,多些“跨科协同” 的合力 —— 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医疗质量的提升、患者体验的改善,让医院在精细化运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