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统计,上半年出口总额达到1793.33 亿元,同比增长 8.55%。从历史数据上来看,这一成绩不仅较 2023 年和2024 年同期有较显著提升,更是在中美关税战的复杂环境下实现突破,为全年出口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口总额趋势:持续回升,下半年预期乐观 图表1:2023H1-2025H1海关数据中的出口总额及同比 品类结构:耗材主导,IVD 仪器增长亮眼
图表2:2025H1各品类医械出口总额与同比增速
据图表数据所知,2025一季度出口总额最高的品类为医疗耗材类,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类为IVD仪器类。
品类出口格局:各品类出口呈现差异化表现
图表3:近3年国产医械各品类出口额
图表4:近3年各品类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
图表5:近3年各品类出口额的同比
医疗耗材:以 868.23 亿元稳居榜首,占总出口 48.41%,近三年占比始终锁定在 47%–49% 区间,彰显“压舱石”地位;与 2023 年上半年的 748.04 亿元相比,规模稳步抬升,韧性十足。
诊疗设备:出口额 495.74 亿元,占比 27.64%,稳居第二;同比增速保持为正,持续扮演出口增长的主引擎角色。
IVD 仪器:跑出“加速度”。出口额由 2023 年上半年的 97.30 亿元跃升至 2025 年同期的 138.93 亿元,占比从 6.27% 升至 7.75%。2024 年下半年与 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高达 39.31% 和 33.42%,成为增长最快赛道。
体外诊断试剂:受后疫情需求回落影响,2023 年出口额一度深调;2024 年以来占比稳定在 4.5%–5.2%,波动趋缓。
其他器械:走势与大盘同步,下半年通常优于上半年,占比长期徘徊于 11%–13.5%;2025 年上半年同比小幅下滑,增长动能仍待激活。
主要出口国家:美国仍居首,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图表6:近3年海关数据中医疗器械的各国出口额及占比
备注:
国家(地区)维度仅列示出口额占比≥1%的市场;
“目的地”栏出现“中国”,系因进入保税区的货物在报关时,运抵国与最终目的国均统一标注为“中国”。保税区是境内设立的关税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入区后可暂缓缴纳进口环节关税。
图表7:近3年海关数据中的各国出口额的同比
美、日、德稳居三甲,北美与中东异军突起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前三甲仍为美国、日本、德国。其中:
美国以 376.18 亿元、20.98% 的份额继续领跑,但受中美关税摩擦拖累,同比下滑 2.64%。
日本 104.51 亿元,占比 5.83%;德国 96.49 亿元,占比 5.38%,分列二、三位。
高增长市场呈“西进北上”之势:加拿大、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增速最快,分别达 34.66%、26.26%、24.19%,新兴市场潜力集中释放。
降幅最显著的是新加坡(-7.94%),马来西亚(-3.49%)与澳大利亚(-3.01%)紧随其后。
贸易方式与省份分布:结构稳定,区域集中度高
贸易方式与省份分布:结构稳定,区域集中度高
贸易方式:
图表8:近3年海关数据中国产医械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额及占比
一般贸易:占据主导地位。2025 年上半年出口额 1293.36 亿元,占比 72.12%,且近三年占比持续小幅提升,体现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自主性与竞争力。
进料加工贸易:作为次要方式,2025 年上半年占比 16.76%,其 “进口原材料 - 国内加工 - 出口成品” 的模式,反映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生产优势。
图表9:近3年全国医疗器械出口各省份的出口额及占比
图表10:近3年全国医疗器械出口各省份的出口额同比
前三省份:广东省(431.13 亿元,占比 24.04%)、江苏省(317.74 亿元,占比 17.72%)、浙江省(266.19 亿元,占比 14.84%),三省份同比增长保持在 8%-10% 之间,表现平稳。
增长与下降突出的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692.48%)、甘肃省(121.14%)、内蒙古自治区(60.88%)同比增速领先;青海省(-39.96%)、山西省(-29.06%)、云南省(-24.12%)则出现较明显下降。
进出口差额与细分产品:贸易顺差扩大,技术型产品增长凸显
进出口差额:
图表11:近3年同期进口数据及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注:进出口差额=进口-出口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达 1677.93 亿元,进出口差额为-115.40 亿元。从趋势看,2023年以来贸易逆差持续收窄,贸易顺差逐步扩大。反映出国产医疗器械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结合下半年出口旺季的规律,全年进出口差额有望创下新的纪录。
细分产品表现:
图表12:近3年医疗影像细分产品的出口额及同比
医疗影像领域:内窥镜表现突出,2025 年上半年出口额 19.84 亿元,同比增长 33.23%,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产品;而 “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 X 射线应用设备” 同比下降 14.56%,降幅显著。
由此可见,不同医疗影像产品出口表现差异大。比如内窥镜,各时间段出口额持续增长且同比增幅在各细分品类中增幅最大。以内窥镜为代表的这类新兴或技术迭代快的品类,出口增长显著,反映出医疗影像领域技术升级对出口的推动,高附加值、技术先进的产品更受国际市场青睐。而B超自2023年下半年度至今出口额出现了同比持续下降,至2025H1出口额3.17亿元,同比下降了8.95%。
图表13:近3年医用耗材各细分品类的出口额及同比
注:出口额小于1亿元的产品未计入图表
医用耗材虽为出口额占比最高的品类,但结构仍以低值耗材为主。其中,“其他口腔清洁剂(含假牙稳固剂及粉)”“硫化橡胶制分指/连指手套”“其他人造人体部分”三类产品增速领跑,折射出在低值大盘中的高潜细分赛道正加速崛起。
总结
2025 年上半年,尽管外部环境风云变幻,中国医疗器械出口仍以稳健步伐向上突围:传统优势的医疗耗材稳如磐石,IVD 仪器、内窥镜等高附加值品类更以技术锋芒撕开增量空间。随着下半年旺季启幕,叠加国产器械国际声誉的持续攀升,全年出口额有望再登高峰。展望未来,技术升级与新兴市场的双轮驱动,将推动出口结构加速优化,中国医疗器械在全球版图中的竞争力亦将愈发强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