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与康复(本类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检查 、 治疗两部分 )医保合规要点

01
适应症内涵


1
低频脉冲电治疗
图片

是使用频率 0 - 1000Hz 脉冲电流进行治疗 ,特点是:低频率、电流小,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较强刺激作用,无明显热效应。主要有镇痛、兴奋神经肌肉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紧张等作用 ,多数应用于急慢性疼痛、骨折术后回复不良、肌萎缩等。

2
中频脉冲电治疗
图片

为应用 1 - 100kHz 脉冲电流进行治疗,能达到更深层组织,并且应用于皮肤肌层较薄弱部位也不会损伤冲击,具有消散硬结、软化疤痕、松解黏连、改善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主要适用于瘢痕、关节挛缩、关节黏连、炎症后硬化等。

3
直流电治疗
图片

是一种方向固定、强度稳定的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治疗,能舒张血管,兴奋运动神经,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伤口瘢痕愈合不良、骨折预后不良、神经痛等。

4
骨骼肌肉疼痛冲击波治疗
图片

是利用冲击波压力局变化 ,短时间产生很高的压力 ,作用于患处。能够达到破坏机制、成骨效应、镇痛效应、炎症及感染控制以及扩张血管和血管再生作用等。对于部分骨组织疾病、软组织损伤疾病等有辅助治疗疗效,主要针对慢性软组织疼痛等。

5
磁热疗法
图片

选用热磁器,通过其温热效应和强磁穿割作用于特定的穴位,进行治疗和保健 ,根据病情选定磁力强度和治疗时间和反应。计价单位:2 个穴位。物价类目:中医理疗项目。

02
违规注意事项
图片

根据病人实际病情进行诊治 ,选择最适合病情的理疗方式, 同一类型的理疗项目尽量只选择一种 , 合理规范进行治疗。


中医康复治疗项目医保合规要点


针刺类项目合规要点

01
项目内涵

1.普通针刺:

使用普通毫针 ,选择一般常用腧穴 1 - 20 个,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及腧穴特点选择进针的深度、角度及刺激量 ,取得所需针感 ,采用单式补泻手法留针。

2.电针

在普通针刺基础上 ,将电针仪的输出电极连接在毫针针柄上 ,给予电刺激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3.微针针刺

包括鼻针、腹针、腕踝针、手针、面针、口针等 ,采取相应取穴原则和方法 ,在相应部位选择 1 - 5 个特定穴区 ,选取适合规格的毫针 ,采用平刺、斜刺或直刺针法实施操作。

4.针刺运动治疗

医生在运用普通针刺手法时 ,加让病人配合做特别的动作或由医生帮助病人运动 ,以获得最佳疗效。


02
刺针不同类型
1
皮内针(根据操作性规范)
图片

选择适宜的一次性皮内针 ,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用颗粒型皮内针治疗时 ,一手将腧穴部皮肤向两侧舒张 ,另一手持镊子夹持针尾平刺入腧穴皮内 ,用揿钉型皮内针治疗时 ,一手固定腧穴部皮肤 ,另一手持镊子夹持针尾直刺入腧穴皮内 ,其后用胶布粘贴固定 ,一般 2 - 3 天后出针。同一部位出针后一般 3 天才能再次出针。常用于需要久留针的慢性顽固性疾病或者频繁发作的疼痛性疾病 ,关节附近不可埋针。

2
芒针
图片

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 ,一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为芒针。针体长度约为 100 - 150mm (3~6 寸)。由于芒针针体较长 ,故在使用中有一些适合本身特点的刺法。主要有弯刺和透刺。一般用于针刺肌肉丰厚部位或者是腹部背部肌肉处等 ,以 “少而精” 为准。

3
浮针
图片

在特定部位循按寻找反应点以确定针刺部位 ,选用不同规格的浮针 ,根据一定的方向 ,将浮针平刺进入皮下组织 ,进行扇形平扫刺激 ,边操作边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变调整针刺的方向 ,退出针芯,软管留置于体内 ,包扎。常规用于四肢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背痛、内脏痛等。计价最多不超过 3 个部位。每个反应点为一个部位。

如某医疗机构一次收取150个穴位 , 明显违反诊疗规范。

4
子午流注开穴法
图片

具有及其鲜明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法 ,指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五输穴理论 ,依据患者来诊治疗时的日时干支 ,选取特定穴位。需推算出就诊时的年之干支,再推算出月之干支和日干支 ,最后推算出时干支 ,结合十二经纳干歌、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辨证开穴等理论而确定治疗选用的腧穴。按照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要求就是辨证论治 ,需要结合患者疾病中医诊断归属五脏六腑、奇经八脉阴阳五行归属后 ,推算出相关穴位进行开穴治疗。要求病历记录中医生需要对患者首先进行中医诊断的辨证论治 ,确定疾病的阴阳五行寒热归属证型。因此如在病历中未能对病人进行一人一证辨证论治的分析记录 ,收费该项目为不合理诊疗。

注意要点:

“子午流注开穴法” 为中医外治针刺项目 ,检查发现 ,医院部分科室使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子午流注隔物灸仪、子午流注穴位调控仪、子午流注开穴仪。子午流注开穴超声治疗仪、子午流注开穴中频治疗仪 ,将 “低频”“ 中频” 等电物理治疗串换成 “子午流注开穴法” 或 “子午流注开穴法 (使用仪器开展)” 项目进行收费。根据《广东省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 (2023 年版)》 “子午流注开穴法” 为中医外治针刺项目 ,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 ,翻查 “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子午流注隔物灸仪、子午流注穴位调控仪、子午流注开穴仪。子午流注开穴超声治疗仪、子午流注开穴中频治疗仪” 在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证信息 ,在其 “适用范围 / 预期用途” 均无中医开穴功能。因此 ,此类仪器治疗只能按注册证登记信息收取相应物理治疗项目费用。

03
注意问题

针刺类项目常规只选取一种类目进行治疗收费,如将普通针刺 + 电针(或温针、微针、头皮针等)或 + 针刺运动疗法同时收费 ,根据项目内涵以及诊疗规范 ,针刺类项目不可同时加收。即进行普通针刺应不应再同时加收微针。病历中也应记录对病人的辨证论治 ,讲究一人一证 ,且需记录下操作的相关穴位 ,切不可套餐操作 ,套用证型。



灸类项目合规要点


01
艾灸

现代医院常规使用的为艾条灸 ,使用时一般是将艾条一端点燃 ,对应辨证论治取穴或者患处 ,约据皮肤 2 - 3 厘米进行熏烤 ,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适宜 ,一般每处 5 - 7 分钟 ,至皮肤红晕为度。禁忌症 :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适宜;颜面部、无关以及大血管部位不适宜;孕妇腹部以及腰骶部不适宜。部分医院的艾灸盒或者艾灸箱 ,不能以盒子的面积所含穴位全部收费 ,应以实际盒中具体艾条数目为准。

02
雷火灸

雷火灸又叫雷火神灸(太乙针灸) 是用特定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 ,根据《针灸大成》中记载 ,需将灸条的一头烧着 ,用多层布包裹患处 ,用灸条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对应腧穴或患处 ,进行灸熨 ,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 5 - 10 次为度。原书中记载 :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即多用于治疗内寒湿痹、顽麻、萎弱无力、半身不遂等。

案例说明:某医保局检查发现 ,A医院使用一台名字为艾灸仪的仪器 ,配合含有艾绒的电极片进行治疗 ,根据对仪器的说明书以及医疗器械注册证核实 ,该仪器只有低频输出功能 ,不符合雷火灸收费。

03
隔物灸

指隔姜灸、药饼灸、隔盐灸等太乙神针、雷火针、节气灸。用鲜姜切成直径 2 - 3 厘米 ,厚薄 0.2 - 0.3 厘米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并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隔盐纯净食盐敷于肚脐部位 ,放上艾柱进行艾灸。

案例说明:检查发现 ,某医院使用名字为艾灸贴的耗材 ,说明书中内里只含有铁矿石、碳粉等俗称 “暖宝宝” 的实际发热包 ,并无艾绒 ,且温度也无法达到” 灸 “的程度(一般为 75 - 80 度) 。该医院将操作收费为” 隔物灸 “。曾经发现 ,隔物灸的 “物” 用的是陶瓷碟 ,收费穴位以布包热辐射包含处 ,违反了隔物灸的内涵以及灸法中穴位的辨证取穴。



推拿类项目合规要点
01
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

用拔伸法牵引患肢 ,配合摇法环转关节 ,同时在患处按揉、推压、戳按 ,整复关节间错缝。

关节错缝术

固定患肢 ,采用理筋、松筋、弹拨 ,行粘连处松解,手法松解后需配合患者功能锻炼。

02
脊柱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

用㨰法、一指禅推法、拿捏法、按揉法、弹拨法、点压法等在脊柱背部操作 ,松解椎旁上下软组织 ,重点刺激椎旁小关节痛点 ,施用颈椎斜扳法 ,纠正关节紊乱 ,最后用拿法、分推法、叩击法等结束整理。

不规范情形说明:

图片

对同一个部位 (如:肩关节) 开展推拿治疗,应按一个项目进行计费,不应当按 3 个项目进行计费,属于分解收费。


其他项目合规要点
01
手指点穴

用拇指端、中指端、拇指或食指指间关节点压施术部位或穴位 ,通经止痛 ,用于各种痛症。

手指点穴属于推拿手法治疗的方法之一,不应当与各种推拿项目同时计费,属于重复收费。


02
中药熏药治疗

辨证调配药物 ,将中药药物加热 ,趁热先行熏蒸 ,适当温度时淋洗或浸泡。特别注意 ,中药熏洗(全身) ,应当是对整个身体(一般指颈部以下) 进行淋洗或者浸泡,用调配好的中药汤剂对新生儿或幼儿等擦拭应只收取擦浴费用。局部清洁 ,辨证选用制备好的药卷、药香,或用特殊树枝 ,点燃后直接用烟熏烤 ,或放置在特定容器中用烟熏烤。重点在于需要用烟熏烤 ,需与中药熏洗相鉴别。

举例说明:

某医院使用图片中的仪器进行治疗 ,收费” 中药熏药治疗 “,现场对仪器的说明书以及注册证核实 ,该仪器为中药溶剂熏蒸治疗 ,根据物价内涵 ,熏蒸实质为带水的蒸汽 ,应该为” 洗 “范畴 ,所以收费不应作为中药熏药治疗,应该收费中药熏洗(局部)。

03
小针刀

小针刀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局部的软组织炎症 ,以及腱鞘狭窄等局部的损伤 ,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需要严格的掌握其手术适应症 ,避免反复多次的对局部软组织损伤而超出其正常的治疗效果。收费单位:部位。特别注意禁忌症以及操作区间消毒处理。

04
盆底肌修复

产后妈妈因盆底肌松弛问题会到医院进行保健甚至治疗。如仅为保健项目 ,就不属于医保支付范围 ,需要由参保人自费支付 ,但医疗机构应向参保人做好解释工作 ,并让参保人签字表示理解同意;如参保人已出现如漏尿、排便困难等症状 ,即为盆底肌松弛的疾病状态 ,必须予以参保人按相关规定使用门诊统筹待遇



文章来源:医有数整理自《医保基金合规使用—物理治疗与中医传统项目》PPT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