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吸引50多万客流,医保报销90%,一个小镇靠康养产业年入1亿养活2万人...德国把泡温泉写进处方,让全民公费疗养,这个欧洲国家用百年实践验证了一条颠覆性的健康之路:最有效的治疗,有时不是吃药,而是生活本身。这种模式下,其医疗开支下降30%,正成为全球样本。而2025年开始,德国经验照进中国:在政策的不断创新推动下,贵州、云南、江苏等部分省份的特定机构试点推行“医保疗养温泉”,并且合法合规。(附真实数据案例,位于文章第三部分

来源:诊锁界

作者:棂星

封面来源:百度


在德国,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去森林温泉度假,不仅能报销费用,还是延续百年的法定福利。

“这可不是度假,这是治疗!”在德国西南部黑森林的巴德克罗钦根康养小镇,患有慢性关节炎的托马斯向网友展示了他的医生处方。凭借这张处方,他将在温泉疗养院进行为期三周的疗养,费用由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支付。


这个康养小镇仅有约 2 万人口,百分之60的居民从事健康行业,其客流量每年能吸引 50 多万人次。创下高达 1150 - 1200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 1 亿)的年营业额,且营收一直趋于稳定。


图源:搜狐


德国将温泉疗养纳入医保体系已有数十年历史。1990年德国将“气候性地形疗法”正式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而温泉疗养作为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全球首个温泉医保国,
靠康养产业发家,年入1亿

在德国,温泉疗养不仅是千年传承的文化印记,经科学认证其关节炎、肌肉疼痛、皮肤病等慢性病,以及运动创伤的康复都有积极辅助作用。


加上德国人对温泉的医疗价值认可度极高,所以在20 世纪 90 年代,德国便正式将温泉疗养纳入医保体系,成为全球首个实现 “温泉疗愈 + 医保保障” 结合的国家,开启了医疗康养的全新模式。


被誉为"温泉之都"的巴登-巴登(Baden-Baden)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开设浴场。如今这座每日涌出80余万升68℃温泉水的城市,以年接待超10万疗养客、45%复购率的数据,印证了其疗养价值与商业魅力的完美结合。


图源:小红书@大庆小王子


而将康养产业经济学发挥到极致的,当属人口仅2万的巴德克罗钦根(Bad Krozingen)。这座小镇凭借1911年意外发现的"欧洲碳酸浓度最高"的温泉,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产业奇迹:全镇61.8%居民从事健康产业,温泉中心年吸引56万游客,游客平均停留7.3天,年过夜数达62.1万最终成就了年营业额能达到 1150-1200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1 亿元)的康养产业典范。


德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 温泉古城亚琛

图源:百度


以及拥有超过 30 个有医疗功效的温泉的亚琛温泉浴场,以缓解风湿等疾病而闻名既延续了古老的温泉传统,如今也实现了现代化的运营管理,每年约有 34 万游客。


早在2014 年 9 月,该浴场就累计达到500万名游客。根据 Rocketreach 的数据,卡罗鲁斯温泉浴场 2023 年的年收入为 500 万美元。并且一直是德国所有洗浴中心中营业额最高、财务回报最好的。


图源:小红书-德国黑森林浴场@Ssalila


这些成功案例共同勾勒出德国"温泉疗愈+医保保障"模式的完整商业生态。不仅提供涵盖机场接送、多语种服务、专业医疗检查的"一条龙"服务,更通过医保体系支撑(90%费用报销)形成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这种医养结合的创新模式,使温泉疗养从单纯的医疗服务,演进为拉动就业、带动消费的区域经济核心驱动力,实现了文化传承、医疗创新与商业价值的完美统一。


泡温泉、徒步都能报医保
严谨规范,自付比例也明确

德国的温泉疗养不是无条件的泡温泉报销,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医疗或康复措施


患者若想享受温泉疗养的医保福利,首要条件是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经过专业评估,判断其是否适合温泉疗养。


一般情况下,符合条件的患者每 4 年可申请医保报销一次温泉疗养,疗养时长通常设定为3周 

德国医保体系也面临着成本压力。1996年前后,德国曾进行改革,把原来四周的自然疗养地调理时间缩短为三周,而把利用周期从每三年一次调整为每四年一次以此来增加患者自身负担的费用,减少国民健康保险的负担。


并且,法定健康保险通常会覆盖大部分费用,包括90%的治疗费用(如水疗医生费用、医疗资源),以及可能的每日住宿补贴(例如每天高达16欧元)患者通常需要自付一部分费用,例如每个处方需要自付一定金额,或者住院预防性治疗期间每天需自付10欧元。


德国除了挂医保泡温泉,还能挂医保徒步。


气候性地形疗法是德国的一种特色疗法,通过在多样气候和地形环境中徒步,来达到维持和增进健康的目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1990年,这种方法被正式纳入德国医疗保险。


德国森林康养模式研究(权威专著《森林康养理论与实践》节选)-箱根集团

图源:箱根集团


德国人对森林康养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森林中空气清新、气温舒适、噪声少,人在森林中会感到放松,释放压力。而林木所释放的植物杀菌素如有机酸、醚、醛、酮等化学物质,有助于提高NK细胞(免疫细胞)活性,从而对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等病症,具有显著的预防和减缓作用。


德国温泉浴场里,人们不仅在享受温泉,更在经历一种被国家医保体系认可的康复治疗。通过立法将森林温泉疗养纳入医保,形成“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体系。尽管存在成本压力,但民众基础稳固,且成为全球康养旅游标杆。

德国模式证明了,将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结合,不仅能改善国民健康,还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现在,德国有350余处森林康养基地,每年大约接待30万人,每人平均滞留时间约为3个礼拜。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慢性病负担加重,探索预防性、康复性的健康保障方式已显得尤为迫切。中国地热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温泉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目前温泉利用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方面,德国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范例。

2025年,德国经验开始照进中国

中国挂医保泡温泉陆续热起来主要是在2025年前后


2025年医保新政深化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普通门诊的看病费用被更大力度地纳入报销范围,为温泉疗养等预防性医疗服务打开了医保支付的空间。在贵州、云南、江苏等部分省份的特定机构试点推行,报销比例多集中在50%-75%,且普遍要求满足机构需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针对关节炎等明确适应症等条件。


真实案例展现:



1)云南昆明云南省干部疗养院: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在云南省干部疗养院,药浴免费,消费者仅需支付4元挂号费就能刷医保体验“中药温泉”。该疗养院的温泉水矿物质含量丰富,部分本地人讲究泡“老汤”,即温泉水放五天以上,这样矿物质含量更多,效果也更好。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功效的药浴,如治疗湿疹、跌打损伤后活血化瘀等。

图源:小红书@关你peace

2)北京藏医院(北京民族医院):据央媒报道,北京藏医院是一所二甲公立综合医院,其藏药浴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该院提供的中药浴服务属于可以刷医保的项目,一些工作日经常熬夜加班的人会选择去该院泡藏药浴,不仅可以对症下药缓解身体不适,费用相比去洗浴中心要划算很多。

图源:小红书@QQ

或许,今年中国部分地区陆续涌现出的“医保泡温泉”案例,正是一种趋势,也在颠覆过去的传统认知,开辟了一条又一条创新之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