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随着四川省崇州市中医医院成为三甲医院的最终正式通知下发,崇州医疗卫生事业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崇州市人民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崇州市中医医院、崇州市妇幼保健院同步晋升三级甲等医院。三大医疗机构跻身“三甲”,正式构建起覆盖综合与专科的“三甲医疗矩阵”。
医卫事业提质增效,“硬实力”赢得新名片
"此次评审并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崇州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的新起点。"崇州市医院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许明明表示,三个“三甲”全覆盖印证了崇州近年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要取得的显著成效。
作为区域医疗“双引擎”和崇州市医共体龙头单位,崇州市人民医院与崇州市中医医院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带动全域医疗水平提质增效。
崇州市人民医院依托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优势,建成卒中、胸痛、创伤等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7.2%,微创技术中心可开展132种四级手术,成为成都西部危急重症救治高地。
崇州市中医医院以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名医馆为支点,全面深化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紧密合作,强化与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医院专科联盟,打造富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名医、名院、名科”品牌,切实惠及崇州患者,并依托市中医医院成立中医基层指导中心,带动基层开展小针刀疗法等中医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推广50余种中医院内制剂在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调剂使用。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均能提供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服务占比达55%以上,居全省前列。
崇州市妇幼保健院完成辖区产儿科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和连续管理质效。近两年,该院在国家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中蝉联"B++"等级,排名成都各区(市)县前列。通过强化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上级医院深度合作,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双中心,实现辖区孕产妇连续多年零死亡,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均超99.8%。同时,2025年该院正式获评为成都市妇幼健康区域指导中心(西部片区)建设单位。
不断优化就医环境,持续升级就医体验
近年来,崇州市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就医环境与服务体验。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完成提档升级,面貌焕然一新——空间更宽敞、布局更合理、设备更先进,累计建成3家(怀远、街子、三江)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省级成都市级基层特色科室6个、县级基层特色科室9个,15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7家达到推荐标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崇州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大楼、市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建设加快推进,崇州二医院迁建项目也已进入内部装饰阶段。这些项目将有效扩充区域医疗资源,提升群众就近就医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停车位新增与优化、智慧医疗设备引入等细节改造,共同构建起更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崇州市人民医院医保工作站
崇州市中医医院医保工作站
以“医保智慧终端”为载体,崇州实现了从建档、挂号到缴费全流程“刷脸就医”。目前,该服务已覆盖全市4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同时,“一次挂号三日复诊免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等便民举措全面落地,极大减少了群众重复奔波,提升就诊效率。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软实力”持续增强
崇州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牵头,以“1+8+N”“1+7+N”模式分层分级管理基层机构,推动管理、技术、人才下沉。特别是在山区、坝区实施差异化提升策略,并通过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上级医院深度合作,引进优质医疗资源,让群众在基层也能便捷享受专家级诊疗。
在中医药服务方面,崇州市将优质中医药服务深度融入基层,通过多项惠民举措让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看中医、看上好中医”。崇州市中医医院名医馆邀请省、成都市级名中医定期坐诊,还通过师徒传承模式培养本地中医人才,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市中医医院还定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镇街、社区开展“健康大集”和义诊活动,提供免费看病、体质辨识、健康咨询等服务,开展八段锦、养生操教学,帮助居民掌握中医养生方法,提升健康素养。
2024年,崇州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人次的60%,基层门急诊、住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4.3%和6.28%,下转患者数量增长39.69%,患者满意度超95%,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崇州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在省、成都市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2024年全省医共体考核位列成都市第3名、四川省第13名,2025年分别在全国和省级会议上分享建设经验,区域医疗服务“软实力”持续增强。
来源:今日崇州 县域和基层医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