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高校再添直属附属医院

在医学部(后更名天津大学医学院)成立6年后,近日,天津大学这一老牌理工强校又迎来第12家直属附属医院——天津大学中心医院。


根据天津大学官方消息,在“在津部属高校与市卫生健康委协同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与天津大学签署共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协议,明确将其作为天津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并定名为“天津大学中心医院”。


图源医院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医院成立于195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为天津市五大医学中心之一。


医院共有河东院区、东丽院区和河北院区三大院区。现址河东院区占地面积91亩,编制床位1100张;东丽院区新址扩建占地面积128亩,拟编制床位共1200张;河北院区占地面积20亩,编制床位350张。


短短6年,12所三级医院纳入麾下


作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天津大学医学部于2018年4月正式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专家顾晓松担任首任主任。


尽管医学部成立时间不长,但天津大学在医学领域的探索早已展开。


早在1978年,天津大学便联合原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创建了我国最早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7年,学校成立了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以及灾难医学研究院,并开设全国首个“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为医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大学医学部成立后,迅速通过与多家优质医院合作,大力扩展附属医院体系。


据悉,医学部成立当年,天津大学便一举挂牌了天津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天津市胸科医院6家三甲医院。


2年后,天津大学进一步扩大附属医院规模,于2020年9月一次性新增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泰达医院和中新国际医院(后更名“天津大学新城医院”)3家三级医院,为其医学建设再添虎翼。


这3家医院各具特色,其中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是被《求是》杂志誉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先行者”。


2021年5月,天津大学再度发力,与A股上市公司爱尔眼科(300015)合作,挂牌三级专科医院——天津爱尔眼科医院。


同年8月,天津大学继续深耕医学领域,挂牌三级综合医院——天津市津南医院,为医学事业再添“要员”。


而就在今年1月,津南医院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额约14.9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3.4万平方米,计划于2026年11月竣工验收。扩建后的津南医院将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医疗大数据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区域医疗中心。


医学院、附属医院与高校相互成就


自医学部成立以来,天津大学持续发力,通过挂牌附属医院来助力其建设发展,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了解,有的大学在成立医学院后,高校的科研、教学实力、学校排名等均快速提升。

以上海大学为例,自成立医学院并纳入多家附属医院后,医学学科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成为推动学校进入全球知名学术排名的重要引擎。


对天津大学而言,附属医院不仅能为医学研究提供实践平台,还能吸引顶尖医学人才和专家,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和学术发展。而对于医院,与高校合作则能共享科研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院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地位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天津大学医学学科已在全球多项学术排名中崭露头角。2019年,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2020年,医学学科跻身QS全球医学学科排行榜中国大陆前22名;临床与健康学科还进入2021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501-600名,并列中国大陆第21位。


有业内人士认为,与传统医学院校相比,天津大学医学部虽然成立较晚,但成立仅6年后就实现了12所附属三级医院的布局,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一所传统理工强校,天津大学在医学建设方面奋起直追,已成为一匹不容忽视的“黑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