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纪检监察机关密集通报医疗领域违纪违法案例,从三甲医院党委书记、科室主任到二甲医院院长,一批利用医疗公共资源谋私的腐败分子被严肃查处,彰显了国家对医疗反腐 “零容忍” 的坚定态度,也为全行业敲响廉洁警钟。

三甲中医院原党委书记落马:

违反六项纪律,涉嫌受贿犯罪

图片

9 月 5 日,江西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 “廉洁江西网” 发布重磅消息:萍乡市中医院原党委书记林家坤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经中共萍乡市委批准,萍乡市纪委监委此前已对其立案审查调查,查清了其多项违纪违法事实。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医疗系统任职经历的党员领导干部,林家坤的违纪违法行为覆盖多个领域:在政治纪律上,他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公然对抗组织审查;在作风建设上,他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还接受他人安排的旅游活动;在组织纪律上,他罔顾组织原则,在职工录用、干部职务晋升等关键工作中为他人违规谋利;在群众纪律上,他特权思想作祟,不仅为近亲属谋求特殊医疗待遇,更漠视群众利益,通过违规收取医疗费用、套取医保基金等方式损害患者权益;在工作纪律上,他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承发包,将公共权力异化为个人谋利工具;在生活纪律上,其行为同样触碰红线。

更严重的是,林家坤还公器私用、擅权妄为,利用担任医院重要职务的便利,在医疗器械、耗材、药品供应以及工程项目承揽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既违反党纪,又构成严重职务违法,还涉嫌受贿犯罪。尤为恶劣的是,他的违纪违法行为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规定,经萍乡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萍乡市委批准,林家坤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违纪违法所得被收缴,涉嫌犯罪问题及所涉财物已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公开资料显示,林家坤出生于 1962 年,毕业于中医学院,22 岁便进入区人民医院工作,24 岁时就担任副院长,展现出较强的业务能力;26 岁调至萍乡市中医院,历任医务科副科长、科长、副院长,39 岁起担任中医院院长,直至退休,在医院核心岗位任职长达 21 年。此次查处,不仅是对其个人违纪违法行为的严惩,更形成了 “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 三账俱清的震慑效应,成为医疗反腐专项整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三甲中医院科主任:

任职14 年敛财 14 年,

推高就医成本

几乎同一时段,9 月 7 日,福建厦门市纪委监委通报五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其中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原主任滕菁的违纪违法案件令人震惊 —— 她在任职期间 “靠医吃医、借医敛财”,14 年任职生涯竟伴随 14 年敛财行为。

通报指出,2008 年至 2022 年,滕菁利用担任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职务便利,在医疗耗材采购环节为他人提供违规帮助,包括违规提交医疗耗材采购申请、推荐采购特定品牌等,以此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她的行为直接导致医院运营成本虚高,最终将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除上述问题外,滕菁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目前已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同样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从履历来看,滕菁拥有专业背景支撑,1989 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后进入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工作,不仅长期担任科室主任,还身兼多个社会职务,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质量控制学组副组长、福建省中西医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同时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是医疗系统内兼具专业权威与行政权力的 “关键少数”。

而她所在的厦门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并非普通医院,该院创办于 1956 年,是中医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突出的三甲综合性中医院,2022 年还获批福建省唯一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024 年门急诊量达 232 万人次,服务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滕菁在这样一家重点医院的核心科室长期敛财却未被及时发现,引发公众对医疗系统内部监督机制的关注 —— 在环环制约、层层把关、定期审计的制度框架下,为何能让此类行为持续 14 年?若仅以 “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 解释,显然难以服众。

公众更担忧的是,厦门中医院的此类问题是否在全国医疗系统内存在共性。据统计,全国共有 3.84 万个医院,滕菁案的曝光,让 “其他医院是否存在类似‘靠医吃医’‘借医敛财’情况” 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了医疗反腐全面推进的必要性。

二甲医院 “塌方式” 腐败:

3 位院长相继被查

图片医疗反腐的利剑不仅指向三甲医院,也深入基层医疗机构。9 月 4 日,贵州省黔南州纪委州监委网站发布公告,荔波县人民医院 2 名乡科级干部 —— 党委委员、副院长史强,副院长杨四中,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荔波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这并非该院首次被通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此前的 3 月 19 日,荔波县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兴民已官宣被查,短短半年内,该院 3 位院长级别的干部相继落马,呈现 “塌方式” 腐败苗头。

从两人履历来看,史强与杨四中均为医院资深管理者,且具备专业技术职称。史强出生于 1971 年 5 月,行政级别对应副科级,拥有主任医师职称,1995 年 7 月参加工作后,先后在荔波县甲良镇卫生院、县医院任职,从内科副主任、急诊科主任、院长助理逐步晋升,2019 年 3 月起担任县医院副院长,直至被查;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 8 月 27 日,即被查前不到半个月,史强还以副院长身份带队督查乡镇卫生院,其违纪违法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杨四中出生于 1975 年 10 月,同样为副科级干部、主任医师,1998 年 9 月参加工作,历任荔波县茂兰镇卫生院医师、县医院外科副主任、质控科主任、院长助理,2020 年 8 月起任副院长,在医院管理岗位上任职近 5 年。

作为当地重要的基层医疗机构,荔波县人民医院历史悠久,成立于 1951 年 3 月,前身为荔波县卫生院,1956 年 4 月更名,目前是公立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 200 张,实际开放床位 300 张,内设 26 个临床医技科室,在岗职工 489 人,其中卫技人员 413 人,正高级职称 4 人、副高级职称 29 人、中级职称 86 人,承担着当地群众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保障的重要职责。

值得关注的是,在周兴民落马后,2025 年 3 月 23 日,十三届中共荔波县委第九轮巡察第二巡察组已进驻县人民医院,召开巡察工作动员会,由医院党委书记蒙斌主持会议。巡察组在该院工作 39 天,重点受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问题的举报和反映,此次史强、杨四中被查,或与此次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相关,彰显了巡察监督在基层医疗反腐中的重要作用。

医疗反腐持续发力:

守护公共资源,惠及民生

从萍乡市中医院原党委书记林家坤,到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原主任滕菁,再到荔波县人民医院 3 位院长,近期曝光的医疗领域违纪违法案例,涵盖了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岗位的关键人员,揭示了医疗腐败的多种表现形式 —— 既有利用药品、耗材、设备采购谋利,也有在人事任免、项目建设中搞权力寻租;既有损害医保基金、加重患者负担的行为,也有破坏行业公平、践踏职业操守的行径。

这些案例的查处,既是国家医疗反腐专项整治的重要成果,也释放出清晰信号:医疗系统中的公共资源是救死扶伤的 “生命线”,绝非个人谋利的 “提款机”,任何试图触碰红线的腐败行为,终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随着这些案件陆续进入司法程序,公众期待司法机关以铁案标准依法办结,让违纪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

更重要的是,在持续高压反腐的态势下,医疗系统需以此为契机,深入剖析腐败滋生的制度漏洞,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从根本上铲除腐败土壤。唯有如此,才能净化医疗行业生态,让清风正气真正惠及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让医疗公共资源回归服务本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