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线上结算累计超10亿元
文章介绍,阜阳市自上线运行药品耗材货款结算平台以来,已实现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线上直接结算金额超10亿元,线上线下累计结算金额超14亿元,有力保障集采药品耗材在阜阳落地执行,充分释放医保集采降价红利。
借力药品耗材货款结算平台缩短医保基金支付链条,结算平台链接医药、医疗、医保三方,配送企业通过平台线上提交结算申请,医疗机构线上审核,医保基金通过“云直联”方式向企业线上支付货款,货款结算时间由以往的6-12个月压缩至30天左右,持续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医药企业经营成本,医药企业配送积极性空前提高。
阜阳市医保局表示,截至目前,结算平台已链接全市9家医保经办机构、38家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配送企业以及223家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
除阜阳外,安徽省合肥市医保局也在探索建立集采药品耗材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线上综合监管系统。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医保局向安徽天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安徽医药有限公司拨付了首笔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货款308万元,标志着合肥市集中带量药品货款由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模式正式落地。
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政策提出已五年有余,各地推进效率不一。除地方医保基金实力差别之外,线上结算平台的搭建效率也直接影响着直接结算政策的落地实效。线上结算平台搭建不够成熟,则无法完成线上对账和线上提款,医保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与企业直接结算。
据赛柏蓝器械不完全统计,多地已先后在线上结算方面发布具体要求:
02
结算清算工作启动
尽管全国线上平台搭建速度提升,但决定回款周期长短的依然是医院的资金运转情况,上游账期的缩短才能带动下游回款的效率。
伴随国家DRG/DIP2.0分组方案正式出台,医保的结算清算工作也随之展开。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年度基金清算工作,确保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算。今年9月底前,各地要对2023年以前按照协议约定应付未付的医保基金(含居民医保大病保险等)开展全面清理。
此外,预付金管理办法也再次被强调和支持,要求通过预付部分医保资金的方式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资金压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教授表示,DRG/DIP 2.0版分组方案通知中提出的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和预付金管理制度等新规,对药械供应商回款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更高效的结算清算流程有助于减少资金在医保环节的滞留时间,使医保基金能够更及时地支付给医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院向药械供应商及时回款。
但医院的资金压力仍受多重因素影响。邓勇分析,要求医保对医院“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算”,这在理论上有可能带来一波供应商回款热潮。但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医院的财务状况、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情况等。如果医院自身资金紧张或者医保基金面临压力,即使有清算时间的规定,也不一定能完全保证及时足额地向供应商回款。
同时,结算清算工作落地可能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例如,医保部门和医院之间的信息系统对接可能存在不畅,导致数据传输和处理出现延误;医保基金的筹集和分配可能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投入的影响,资金不足可能影响结算清算的顺利进行;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和执行标准存在差异,可能导致统一的结算清算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协调和整合的难题。此外,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核算流程复杂,也可能影响资金的流转效率。
总而言之,供应商账期问题仍受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但无论如何,顽固已久的“三角债”关系已实现破解,伴随多方实际收益的达成,直接结算制度的“飞轮效应”正在不断释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