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处偏远的连云港连岛因海岛渔民健康意识薄弱,家庭医生持续跟踪服务成为迫切需求。彼时,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任主任正在连岛任职,恰逢当地与市级三甲医院试点医联体合作。通过与下沉专家共同研讨,中心成功完成首户残疾家庭签约。自此,家庭医生团队坚持每周上门访视、查体及康复指导,不仅为签约家庭带来健康保障,更坚定了基层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当好健康守门人的信念。


彼时,墟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三低一差"困境:年收入不足百万元、公卫覆盖率低于30%、考核排名全区末位。仅有的27名职工面对居民信任危机,发展举步维艰。转机始于2017年——原连岛中心主任调任带来家庭医生签约经验,推动中心将做实医防服务、践行健康守门人职责作为首要任务,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突破口。

01


三段里程碑式发展


在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探索初期,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市立东方医院派驻7名专家下沉帮扶墟沟中心,中心结合连岛签约经验组建5支家庭医生团队,形成"专家带教+团队落实"的跟踪闭环服务体系。


医联体专家与家庭医生联合开展社区巡回义诊,通过健康讲座、入户宣传等方式普及签约服务理念。聚焦基本公卫六大类人群,创新推出分级签约模式:针对慢病患者按并发症程度设计初、中、高级服务包;开发小儿推拿、盆底康复等特色项目,检验检查费用直降50%;同步编制标准化服务手册,实现签约服务全过程留痕。



发展进程中,中心迎来三大关键转折。


其一,2018年江苏省首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赋予中心"点单式"签约试点资格,家庭医生可依据项目库与居民协商定制服务组合。


其二,中心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基于孕产妇、儿童高建档率的现状,率先在该人群试点精准签约。


其三,中心通过入户随访挖掘出催乳服务、中药熏蒸等延伸需求,购置子宫复旧仪并携设备入户履约,由此孕育出产后康复中心的雏形。在此过程中,三级医院康复治疗师的加入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的深化,显著推动了科室建设与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


 

02


小火种燃起大“质量”


在推进"公卫+医疗"融合发展过程中,中心认识到仅靠服务模式创新和规模扩张难以满足需求,需将提升医疗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借力医联体专家火种,将医疗质量这把火烧得更旺。

 

2020年连云港市首个名医工作室落地墟沟中心,迄今已建成覆盖多专科的11个专家工作室,40多名专家,名医们不仅定期坐诊,还通过师带徒机制培育基层团队,并深度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至2022年,中心进一步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联合病房,完成病房设施与环境升级,开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患者住院治疗,标志着服务能力实现质的跨越。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后,中心聚焦可持续发展难题,着力构建专家合作长效机制与技术转化体系。

 

中心通过建立"一对一"跟师机制,选派骨干医师定岗跟学,每月赴三甲医院进修,系统化推进专科常见病诊疗技术向基层渗透,形成独特的全科与专科协同服务模式。在此过程中,中心以"三顾茅庐"的诚意引进35名二三级医院骨干医护,团队规模从27人扩展至百余人,同步实施"全科筑基、专科精进"培养战略,要求每位医务人员明确专业主攻方向。职工间流传的"不进则退"共识,生动印证了人才培养机制的严格标准与竞争活力。

03


让人才“越干越有奔头”

 

人才培养到位了,如何让人才拼尽全力?

 

中心通过借力政府“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政策,落实全科、骨干人才补助政策,细化完善中心绩效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积极性。



连云区较早落实国家“两家允许”政策文件精神,将基层机构绩效总量提升至事业单位标准的180%-190%,并允许将收支结余的50%用于个人奖励,对考核优胜单位额外追加10%奖励。在此基础上,分层落实骨干人才补贴——省级骨干医师年补4万元、市级2万元、区级1.8万元,全科医师另享市区间2万-3万元专项补助,形成多维激励网络。


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还特别设立独立于绩效工资的专项考核机制。签约服务费扣除50%成本后,按岗位特性差异化分配,妇保、儿保等优势岗位提取5%,其他岗位主签人员10%、助签5%,团队服务费总额控制于签约金额30%以内。中心严格履约考核标准,非院方因素需协商变更服务内容,院方违约则双倍扣发服务费并扣除10分考核分值。职工对此评价道:"现在的机制让我们越干越有奔头!"

04


9年实现收入增长了50倍


经过多年深耕,中心实现服务质效全面提升。2024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8%,重点人群签约率持续攀升;基层诊疗量激增190%,首诊率提升至65%;最终以100%居民满意度的亮眼成绩,印证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深度渗透与价值实现。

 

与此同时,中心的业务收入也不断创新高。2024年业务收入突破5000万元,较2016年实现50倍增长,在此过程中完成11.4万居民公卫服务与特色医疗的深度融合。创新绩效管理模式获省卫健委科研立项,连续8年稳居全区卫生系统考核榜首,2023年诊疗人才更达毗邻三级医院的50%。

 

中心还通过普外科、儿科、呼吸科等10余个专科建设形成全专结合服务体系,同步取得市企业退休职工定点体检机构和区婚检定点医院资质。为突破地域限制,中心构建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周更机制实时推送医疗进展与典型事迹,持续强化品牌辐射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
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