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需要长期规范治疗、管理,患者却看着看着“不见了”:这是很多皮肤科医生习以为常又无可奈何的事。


为了做好患者随访,他们想过很多办法:


比如,他们有的试着给每个患者留字条和科室电话,平时没有特殊情况就不离开办公室,生怕错过患者电话;


他们也试过向对方分享微信,结果变成免费的24小时在线医生。难点还在于,手机缺乏患者的完整信息,聊天工具也不具备互联网医疗资质,发生纠纷时无法保护医生。


类似这样苦于患者随访、管理的皮肤科医生不在少数。


为解决这一皮肤科医生的痛点,运营两年的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将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融入互联网诊疗流程,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探索实践高效、个性化的皮肤病诊疗模式。


很多医生都说,有了这一模式,患者管理、随访都不再是“麻烦事”了。


主动出击,抓住必须复诊的患者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付国亮就是其中之一。他清楚记得自己使用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的时间:260天。因为注册没多久,他就报名参加平台举办的“AI患者管理大赛”,最终以“带状疱疹患者45天管理方案”获得季军。


D:\WeChat Files\wxid_2992309922522\FileStorage\Temp\aad083dd806f48bff1740a3179d22e2.jpg

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AI患者管理大赛”获奖医生和颁奖嘉宾合影。


一般,带状疱疹的抗病毒疗程在7-14天。综合多方面因素,患者住院时间往往约7天。也就是说,大量治疗行为发生在院外。甚至,有些人患病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疼痛,要跟进止痛、理疗等。


这样一来,管理患者的难度很大。门诊人数多、随诊随走,医嘱重点难记住、依从性差;出院患者靠电话跟进,效率低、耗费精力,若无及时的针对性指导,疗效不佳。


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的AI大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将皮肤科医生“解救”出来。医生可以结合诊疗经验、临床观察,定制系统工具,由AI自动发起各种管理行为。


以“带状疱疹患者45天管理方案”为例,患者一旦扫码、付费进入管理组,第一天就会收到AI主动发送的《带状疱疹患者如何自我鉴别》《带状疱疹患者用药指南》等文章。到第14天,AI将主动提醒“用药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发送量表、帮助患者自测疼痛分值。


在第14、30天时,系统会提醒患者拍摄皮疹照片,AI工具能在几秒内完成皮损评估、输出肤质报告。第45天,患者会收到线下复诊通知。


此外,平台内置“返现奖励”模式,以鼓励患者坚持随访,期间每天能免费互动3次,就医体验感大幅提高。期间若需调整用药,依托京东健康与药企的深度合作,以及供应链优势,医生可以在线开处方,由平台送药上门。


大多数皮肤疾病有赖于药物治疗,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不乏各种创新药、特效药。2024年10月,它通过线上医院+线下DTP大药房+冷链物流的闭环链路,将首款国产IL-17A单抗带到医生手边,上线首日即覆盖我国除西藏外的几乎全部省份,远远快于线下进院的2-3年流程,更多银屑病患者从中获益。


除了带状疱疹、银屑病之外,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持续引入权威专家团队,专家工作室也规模化落地,一年就新增了30个专家工作室,覆盖银屑病、白癜风、痤疮、特应性皮炎等高发及疑难病种。


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还联合19位权威专家、开设全国首个互联网“罕见皮肤病诊疗专区”,为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天疱疮等6种罕见病患者,提供远程会诊与全病程管理服务,填补国内罕见皮肤病互联网诊疗的空白。


D:\WeChat Files\wxid_2992309922522\FileStorage\Temp\5c7dc36ef41948a2c34b83c477946bf.jpg


医生用AI给工作“减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朱里医生使用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进行管理后,接患者电话少了,但仍好评连连。


“患者管理是专业度极强的领域,既懂医生痛点又懂临床需求,还能持续升级的平台不多。”朱里医生介绍,在运用AI管理近百名患者后,他发现,通过AI皮肤影像识别,能提升诊断效率,同时精准跟踪病情变化、个性化的用药建议、自动生成随访提醒,以及节省了50%以上病历整理时间。


作为国内首个皮肤病互联网医院,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在创建之初,就定下“轻病随时问”“慢病能管理”“大病能预警”“疑难杂症能找到专家”等目标,旨在让医生摆脱繁杂、琐碎的工作,专注于临床治疗。


成立两年来,平台不断丰富技术应用场景。今年1月,京东健康基于线上全域场景的医疗健康大模型产品体系“AI京医”闪亮登场,包括AI医生智能体、AI诊疗助手2.0、AI科研助手等。


AI诊疗助手2.0是一款智能辅诊工具,此前已实现99.5%的分诊准确率、120%的电子病历书写效率提升,以及90%的AI问题一次解决率。近期接入DeepSeek等开源模型后,其算法进一步优化,有助医生提高诊疗效率,释放更多临床精力。


AI医生智能体像个“医生助手”,能模拟专家诊疗思路和经验,并以数字人形式复刻医生形象、语音,在诊前与患者互动,智能引导收集病情,完成诊中辅助诊疗、诊后定制化随访。


D:\WeChat Files\wxid_2992309922522\FileStorage\Temp\97bbac126adfeb6313c98c3baabc3a5.jpg


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负责人就听过不少赞誉。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林志淼教授告诉他“使用效率高、体验感强”。“林教授进入个人页面后,第一眼能看到3个关键信息,包括上传图片、患者主诉,以及AI所作的初步判断,涉及疾病类型、严重程度等。”


在此基础上和患者沟通时,林教授能陆续收到大模型的“提醒框”,提示追问发作史、服药情况、药物目录及配伍禁忌等。医生可以直接采纳推荐处方,也能忽略。随着数据量增加、机器不断学习进步,能够综合的患者信息越来越多,AI判断愈加准确。


此外,平台还与林志淼教授成功研发银屑病通用大模型,落地定制版“银屑病医助”。目前,相关大模型已开放给10位中青年医生使用。


“它复刻了头部专家的诊疗思维,能实时指导基层医院、青年医生们。我们会随研究和诊疗进展更新大模型,同步覆盖到青年医生端,确保大家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使用互联网对基层医院、年轻皮肤科医生来说,几乎是不能回避的事。尤其是皮肤疾病种类繁多,已知的超3000多种,人人易感。我国每年约有1.5亿人患有皮肤病,其中慢性病占比高,多数患者存在季节性反复发作等特点,其长期管理、频繁就医的需求旺盛。


“人工智能+”为这些皮肤科医生提供了更便捷的诊疗途径。在前述“AI患者管理大赛”中,短短3个月,全国129位医生踊跃参赛,共上线231个随访方案、6000余名患者获益。大赛沉淀出6种常见病的标准化管理方案,据悉更多专病大模型或从中诞生。


D:\WeChat Files\wxid_2992309922522\FileStorage\Temp\291114749fb799327876ab33ae25bd3.jpg


未来的“互联网皮肤医院”长啥样?

站在上线两周年的节点上,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更专注于皮肤病的细分领域,依据发病节律,推出有针对性的专业、便捷服务。


对于常见的皮肤问题,如过敏及炎症、损容性皮肤病和毛发问题等,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将升级相应的专病门诊,如过敏门诊、医美门诊和毛发门诊。服务能力会从单一问诊,提升至医-检-诊-药和线上-到院服务等闭环,在保障疗效的同时减少复发。


以今年的过敏季为例,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就全面升级过敏门诊。医生平均30秒接诊,根据情况、选择“线上开检验单”,然后由“京东护士到家”专业护士上门采样,最快仅1小时就能做上过敏原检测。


医生根据实验室报告、患者症状,甄别过敏原、进行明确诊断,并在线处方。患者通过京东买药,最快9分钟就能拿到。至此,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医生线上看”“检验在家查”“药品送到家”“护理到家做”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同时,分层赋能与医生共同成长,也是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接下来要重点做的事。“主任专家将通过定制专病工作室、特色门诊积累精准患者;年轻医生将通过订单扶植、积累问诊经验,增加阳光收入。”该负责人告诉“医学界”,所谓“赋能”,具体包括临床、科研、收入三部分。


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早前自主研发AI科研助手,打造医学信息检索、文献阅读、专业写作的科研一体化平台。如今,一些年轻医生正利用平台积累数据,推进科研项目。


“不太复杂的科研完全可以依赖平台、闭环完成。数据是医生的,随时免费下载。”相关负责人介绍,其科研平台能整合患者电子病历、科研随访记录、居家设备数据等,形成完整的真实世界数据链条。通过AI数据采集、智能化随访,科研所需数据收集效率能达到传统模式的6-7倍。


迄今,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已与头部医院合作开展多项科研课题,并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10余家中心开启相关合作。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或尝试用AI大模型、优化线下诊疗。“有些头部医院的皮肤科每天接诊近千人次,但不少是重复就诊。因为患者得了A病,却看了擅长B病的医生。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痛点。”


“临床痛点有大有小,我们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做出颠覆性。最关键是要一步一步踏实往前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