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出动! 367家医疗机构迎来严查 近日,陕西省医保局发布《陕西省医疗保障局2025年度医保基金飞行检查第三方服务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即将启动新一轮医保基金严查行动。 根据《公告》,陕西省医保局共聘请5家第三方机构,对全省367家定点医药机构开展省级医保基金飞行检查。 其中,第三方机构主要负责大数据筛查+现场检查。需提供全面数据分析精准锁定疑点数据,并对定点医药机构结算数据进行分析。 本轮检查的数据处理对象为:陕西省367家定点医药机构,其中:定点医疗机构97家,定点零售药店270家。 检查内容包括对拟纳入检查范围的定点医药机构结算数据进行分析,开展现场检查,形成飞行检查综合报告等。 本次服务的工作时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12月底完成。也就是说,接下来半年内,在省级飞检组和第三方机构的加持下,陕西全省367家医疗机构将迎来一波医保基金的数据+现场“深度式”大检查。 今年初,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就强调,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切实管用的大数据监管模型,为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打击欺诈骗保以及精准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陕西省将第三方大数据检查手段应用而上,也透露出:接下来,大批医疗机构的医保基金将迎来穿透性检查。 从三甲至基层 超600家医疗机构,迎“查账”风暴! 除陕西外,近半个月以来,云南昆明、青海西宁、广西合山、河南安阳等多个地区的医保局纷纷行动,以 “大数据 + 第三方” 模式布局2025年新一轮医保基金监管工作。 《公告》明确,接受医保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将协助参与五华区协议管理的定点医药机构(目前有420家)全覆盖检查,每家机构每年不少于1次。此外,还将对违规线索进行核查及举报投诉查处工作。 包括:参与线索核查及举报投诉查处工作(2025年已下发线索7批次线索,机构50家次);参与对参保人及参保企业的核查,检查(2025年参保人数为72.58万人,企业2万余家);参与对存在的医保参保及基数补缴(2024年约为80人次)、第三方肇事误刷医保、医保费用追缴等事务的处理工作。 计划聘请第三方机构,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现场检查,对辖区内130家医药机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情况进行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立医院和定点药店迎来严查,第三方机构的监察力度和大数据手段同样也已经下渗到基层地区。 医保经办机构1个;二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1家;一级医保定点卫生院2家;定点卫生院所属村卫生室29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4家。 7月2日,安阳市龙安区医疗保障局在选聘第三方机构开展医保基金全覆盖检查公告中也明确: 自2025年7月开始至9月份,对辖区内11家定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9家定点零售药店、区经办机构和医保基金使用金额较高、数据异常、自查自纠不认真的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展开全覆盖检查。 可见,不论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基层村卫生室和诊所,检查端口已下渗到最基层。 同时在大数据+第三方的手段下,以往隐蔽复杂的违法违规问题也能被接连揪出,医疗违规的穿透性也将更为强劲。2025年,医保基金监管强化的趋势正在继续显现...... 2025飞检启动中... 多家大三甲被开天价罚单! 当前,国家和各省的医保飞检同步进行中。辽宁省,河北省、上海市、黑龙江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多省均已开启医疗保障基金省级飞行检查工作。 其中,“第三方 + 大数据”作为有力的监管手段被广泛应用其中。 在这场监管力度空前的行动下,大批医院违规行为被一一揪出,其中还不乏知名大三甲被处以天价罚款、暂停相关服务等。 如央广网近日报道:北京市多家医疗机构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累计罚没金额高达105.42万元 。 此前,海南省医疗保障局也公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 进入2025下半年,医保基金监管强化的趋势还在继续显现。大批医院的教训在前,大家更不能掉以轻心。 全国定点医院医保基金整治行动紧锣密鼓地落地,手段和招式也在频频翻新升级。同时随着大数据监管和第三方专业团队不断加入,监管颗粒度全面细化升级,加速推动严查深入至医疗系统骨髓,任何违规行为都将无处可藏。7月11日,昆明市五华区医疗保障局发布《委托第三方参与基金监管项目的竞争性磋商公告》。计划对全区420家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
7月18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聘请第三方开展医药机构医保基金使用突出问题专项检查的询价公告》。
7月15日,合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计划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医保基金监管。检查对象包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