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器械

从座上宾到严防对象,医药代表职业生态巨变。

01

国家医保局通报

多名医药代表被处理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八起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完整见文末),其中多起与医药代表直接相关,涉及伪造医疗文书、协助虚假购药、操纵医保结算流程

图片
随着监管态势趋严,官方通报医保代表违规案例已成常态。除了罚金、停职等处罚外,因涉案金额高的被判刑的情况也时有曝光。
在此次国家医保局的通报中,有关部门发现违规的手段尤为值得关注。其中,“湖南省长沙市德轩堂药房有限公司伪造处方骗取医保基金案”源于医保部门大数据筛查;“陕西省西安市唐都医院某医生超量开药、违规开具处方骗取医保基金案”源于药品追溯码疑点核查专项行动
可见,针对医药代表的监管已完全迈入智能化时代,在药品领域如此,医疗器械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国家医保局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广药品耗材追溯码应用让药品耗材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每一环节都可以被及时监控和记录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追溯源头、采取措施。
由于产品价格较高,医疗器械代表向来是利益输送的重点监管对象。中纪委此前发文介绍,2018年浦江县纪委监委收到群众反映该县医疗系统某领导干部受贿问题线索,通过查询、调取有关信息,发现向被核查对象行贿的多为医疗器械供应商代表
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召开供应商廉洁购销约谈会,提出将廉洁理念贯穿医药购销全流程、各环节,共计280余家供应商代表参加会议
依托全链条智能监控技术,针对药械代表监管的广度和深度,都将远超传统人力手段,更多违法违规线索将在大数据筛查下被加速揪出。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进入2025年5月以来,已经有近千名医药代表被约谈

02

医药代表监管收紧
各类红线明确划分


除了外部核查,针对药械代表的监管近年端口前移。从国家到地方各类文件为药械代表的的行为划出具体红线。
在早期,医药代表被视为“技术传播者”,受到各级医院广泛欢迎。如今医药代表在院内的处境愈发尴尬。
多地明确要求,医药代表拜访医生需遵循“三定两有”原则,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有流程、有记录,医院违规私自接触医药代表的医务人员将面临不良执业记录乃至移交司法机关的处理。
自2020年起实施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来,医药代表被禁止承担销售任务,仅允许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违规者将被严惩
医疗商业贿赂迎来全面严管时代。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覆盖医药购销领域全业务、全流程、全链路的九个场景的商业贿赂风险点(详见:国家正式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
今年6月,国家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给予回扣等医药商业贿赂行为,同一案件中累计行贿金额1万元以上即评定为“失信”,50万-100万为“严重失信”,100万以上为“特别严重失信”
伴随政策和市场环境转变,传统型医药代表将逐步面临淘汰。对于医药代表而言,转型期的阵痛难以避免,但职业初衷也将回归。
附:
图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