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5个部门公布《关于开展银发医养行动的通知》,提出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医养结合服务,壮大医养结合“银发力量”,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
11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副院长、北京市海淀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心血管学科带头人潘明康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的银发医养行动,由五部门联合发文,打破了部门
界限,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积极举措,更好地顺应了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诊疗、健康管理、教学科研……退休医务人员可参与多项服务
根据《通知》,退休医务人员包括身体状况良好、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医生、护士、药师、技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等。他们可依法依规开展诊疗、康复、护理、药事、安宁疗护、健康管理等服务,也可参与教学科研、机构管
理、顾问咨询、志愿服务等工作。
服务内容包括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到协议合作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参与医养结合机构相关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以及开展相关健康管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等,充分尊重退休人员意愿,实现“老有所为”。
“银发力量”服务“银发群体”,更好满足老年人综合健康需求
从医疗服务生态角度看,退休医务人员经验丰富、专业扎实,能有效弥补养老机构在医疗资源上的不足。潘明康告诉记者,中关村医院作为北京市海淀区的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指导中心,从2017年便开始进行大量的调研
和实践,他们发现,纯粹的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往往不高,若要自行聘请现任的在职医务人员,成本非常高,往往难以承受。而此次政策的出台,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让养老机构能够以更可持续的成本请到专业的退休医护人
员,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医养结合的有效落地。“政策有助于营造全社会尊重、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发挥余热的氛围,推动形成‘银发力量’服务‘银发群体’的良性循环。”
医改界医院管理发展研究院院长魏子柠分析,很多医务人员退休时身体尚好、经验丰富,而医学又恰恰是一个高度依赖经验的学科,他们在多病共治、老年综合征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更好满足老年人综合健康需求。
“对于有意愿、有能力继续服务社会的退休医务人员,政策给予了他们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此外,由于退休医务人员已有退休金和原单位的社保,机构也无需再承担五险一金等人力成本,降低了用人负担,使得合作更具可行性。”
“双向选择”“按需匹配”,政策落地仍需配套支持
尽管政策方向明确,但上述专家也指出,后续仍需在薪酬保障、执业风险、培训机制等方面细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魏子柠表示,政策的关键在于“双向选择”和“按需匹配”,要真正让有意愿、有能力的退休人员找到合适的岗位。
“未来应进一步明确细化退休医务人员在养老机构的责任边界和保障机制,增强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安全感。”潘明康补充。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