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未来基层中医行业会由未来基层中医行业会由“连锁诊所”、“互联网平台”、“社区卫生中心”三分天下,形成三大主流形态,还是会融合发展?


图片

来源:诊锁界

编辑:东苍


图片


从政府主导构建的整个基层中医医疗服务网络的规划定位来看,最终形成的发展格局一定是“公立为骨干、民营为枝叶”


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中,政府的首要重点是公立社区卫生中心,持续推进15分钟社区中医诊疗圈”


而民营的发展重点,是以连锁和互联网为主要探索方向。虽然两种模式的基因和侧重不同,而且正在发生逐渐融合的趋势,但相比之下,互联网属性主导的中医企业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


图片

图片
甘草医生在近日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获得大额融资的中医企业数量在增加,从妙回春堂、甘草医生、指景堂、小鹿中医、中科尚易、问止中医,再到固生堂、榕树家、元大、掌中医、中医聪宝、合生鼎济堂等,2014-2025年间有约30家中医医疗企业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超40亿元。


图片


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杭州的“甘草医生”,10年时间里一共获得3次由5大资本参与超亿元级的投资。20259,完成由普华资本领投、金投资本跟投的最新一轮融资;2025年初,获得星陀资本的独家投资;20165,完成由岩木草投资领投、鼎尼资本跟投,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甘草医生作为中医药互联网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融资历程显示出资本对中医科技(AI系统、互联网诊疗)、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生态以及国际化布局的认可,资本市场持续看好中医药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资本投资的领域,往往都是该行业综合价值潜力最值得期待的板块,就像沙漠里最容易“出水”的地方。那甘草医生为什么又能持续受到资本青睐?其商业模式和业务结构的规划藏有什么秘密?


其业务矩阵包含八大模块:轩岐问对”诊疗系统,甘草国医馆门诊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云管家(诊所管理)、云草医药、甘草生活(养生电商)、甘草慧养(健康教育)等板块,形成诊疗-管理-养生-教育的闭环生态。


图片

针对C端医生和患者,互联网诊疗是主营业务,其核心载体是甘草医生APP累计注册医生数已达20,服务患者超1000再结合线下在全国布局13个自营中药调配服务中心5家自营中医门诊部,供应链和诊疗服务可覆盖全国。此外,甘草医生还在法国巴黎设立了海外调配中心,持续拓展云草医药国际服务网络。


另外,针对B端诊所数字化管理并具备AI辅助诊断功能的云管家SaaS系统,以及针对C端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为主的中医大健康品牌“甘之颐”,还有围绕C端粉丝健康养生管理教育的“甘草慧养”等业务,都是围绕基层中医市场建立的业务生态,客户群体涵盖诊疗患者、养生用户、诊所老板、诊所医生等,塑造庞大的丝域粉丝并持续加大占领其心智,商业价值潜力十分巨大。


可知,用数字化驱动产业链整合建立品牌生态闭环的科技型中医企业,以前沿政策和技术拉大新质生产力,其商业价值更值得被资本压重注。



图片
互联网中医实体机构发展的优劣势

从整体来看,借助信息技术的先进性、高效性和便捷性优势以推动“互联网+中医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发展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在互联网化发展中,会拥有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等优势机遇但同时也会面临法律规范人才培养质量监管竞争压力等挑战。


2016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推进“互联网+中医药”行动计划。


2017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互联网化和智能化发展;。


202211月,《“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发布,规划强调应进一步优化升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推动提升中医医院智慧化水平、鼓励医疗机构研发应用名老中医传承、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系统。


这些政策的出台明确了中医互联网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中医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契机。互联网时代的中医馆线上服务体系作为我国“互联网+中医药” 未来发展的全新路径其发展过程必然受到外部宏观因素以及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


图片


图片

互联网中医结合实体的4种发展战略

根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将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因素进行组合形成 SO (增长型战略)、 WO (扭转型战略)ST (多元化战略)、 WT (防御型战略) 4 种战略。

图片


增长型战略的核心在于抓住外部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可利用新兴技术, 如物联网、人工智能, 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放大自身线下门诊技术和患者的运营能力,提高中医诊疗的效率和精准度。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 利用AI数字化分析制定出细分且专业化的中医治疗方案。然后重点拓展中医治疗的特定领域, 推出专科中医诊疗方案, 并开设相应的门诊和科室, 更容易吸引更多特定人群的关注和就医。


扭转型战略的关键在于需要充分抓住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劣势。尤其是经济方面,可以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降低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强化与政府、资本市场的合作吸引更多投资,用于线下医疗机构的设施更新、团队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优化患者就诊体验方面应了解患者需求和市场趋势通过及时有效地收集用户反馈和线上平台运营情况评估线上平台的功能效果和用户满意度以设计合理的功能架构和交互界面并不断进行功能优化和升级。


多元化战略的核心在于发挥内部优势,充分识别和抵御外部威胁。应注重品牌建设, 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手段吸引更多患者的关注与选择。其次,针对受众数字鸿沟问题,积极开拓数字化市场, 加大对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的投入, 积极开展线上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扩大在线服务的覆盖面。


同时,再开拓多元化和特色化的营销模式,吸引年轻人群体, 以跳脱出中医只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刻板印象。增强对线上服务的重视和投入,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发展, 在原有线下服务的优势基础上,强化线上服务质量, 提高诊疗流程的效率和舒适度, 持续提升服务体验, 抵御外部竞争压力, 以优质的服务体验吸引和留住患者。


防御型战略重点在于克服自身劣势, 回避和化解外部威胁。积极与政府协作, 争取更明确的法规和监管机构的支持, 确保线上服务合法合规, 规范互联网中医馆的运营另一方面,打造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和传播内容, 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度和信赖度。


此外, 还可加强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合作,合理制定信息化建设计划与预算, 提升线上平台功能, 改进医患沟通方式, 拓宽受众群体。再就是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的交流合作, 引进具有中医药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支既懂中医药又懂信息化的队伍。



参考文献:卫生软科学、甘草医生官网、医馆界、动脉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