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出公告,公告显示,根据目录调整方案,国家医保局组织专家对2025年通过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进行了评审。评审工作已结束。


据报道,在今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过程中,专家评审环节筛选严格。


评审机制方面,本次专家团队组成多元,除医保局外,还包括保险公司、高校学者及第三方技术机构等多方代表。尽管最终入选药品数量有限,但覆盖品类较广。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因价格高昂屡次未能进入医保的5款CAR-T药物(单针价格约百万元),此次全部通过专家评审。而在罕见病药物方面,专家评审态度则显得更为审慎。


另有评审专家透露,商保目录评审采用多轮筛选机制。在某轮评审中,原本55个药品的名单(已不足形式审查通过数的一半)将继续被缩减,预计最终通过专家评审的药品可能不到30个。过程中,“专家意见一致率”成为关键指标——共识度越高的药品,入选概率越大。


此外,有医保相关人士近期在多个场合提及,未来创新药支付模式可能出现转变:商保创新药目录或将成为基本医保的“预备通道”,创新药可先进入商保目录运行,待积累足够临床与费用数据后,再考虑纳入基本医保。

图片

据之前国家医保局披露,2025年7月11日至7月20日17时,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718份,涉及药品通用名633个,经初步审核,534个通过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申报信息472份,涉及药品通用名393个,通过初审的通用名310个,较2024年249个通过形式审查明显增加。


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信息141份,涉及药品通用名141个,经初步审核,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形式审查,仅代表该药品符合相应的申报条件,获得了参加专家评审的资格。只有通过评审、谈判等全部环节的药品,才能最终被纳入目录。


原标题:医保目录调整:过半品种或未通过评审,CAR-T全部过审

来源 | 医药云端工作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