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会上,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师中荣介绍,陕西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安康市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荣获中国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 他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进展: 一、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医共体建设全面落实 2024年4月,陕西省政府批准并联合省级10部门印发了《陕西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管理机制和服务提升等关键内容。为了确保政策顺利实施,省卫生健康委组织了多轮专题培训,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政策解读。 至今,全省83个县已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48个县已建立行政统筹管理机制。全省实现了人事、财务、业务统筹管理,镇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45%。
二、强化基层基础,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是医共体建设的核心目标。2024年,陕西省争取了25.58亿元资金支持51个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在乡村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26个省级科室共建项目,推进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合作。
目前,全省县级医院科室设置平均配置率达93%,83个县(市、区)医院全部达到国家二级医院基本标准,43家达到推荐标准。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基层医疗队伍
人才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关键。陕西省实施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放宽招聘条件,推动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服务。自2024年以来,共定向招聘1549名医学毕业生,将249名大学生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村医队伍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升至45.45%。
此外,省内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例如派驻在乡镇卫生院的县级医院下沉人员可享受“派出单位原所在岗位的平均绩效+派驻单位绩效工资”,并给予工作补贴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县级医院医务人员下沉基层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四、践行服务宗旨,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陕西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化基层医疗服务体验。全省96%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延时和节假日门诊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同时,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融合,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80%。此外,全省91%的行政村已实现医保报销服务,极大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
针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陕西省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建设向更高质量、更广覆盖的方向发展。师中荣表示,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
陕西省将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推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镇村一体化建设,提升整体建设质量。各级政府将加大政策培训力度,推动各部门深入理解医共体建设内涵,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聚焦国家在“紧密型、同质化、促分工、提效能、保健康”五个维度的监测指标,加强数据分析,推动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
二、加强督促指导
陕西省将建立专家分区包片工作机制,优化医共体组织建设、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因地制宜建设管理中心和业务功能中心,推动更多县域医共体达到“紧密型”标准。同时,加大技术人员下沉,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加强镇村一体化管理,推进心电图、影像等“一张网”建设,确保基层群众能便捷就医。
三、加大协同力度
陕西省将加强与医保部门协作,逐步落实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的政策,促进分级诊疗。加大县域医保基金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确保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同时,推进基层用药衔接,扩大常见病、慢性病药物种类,推动集采药品在镇级代村采购,满足基层群众的用药需求。
近年来,安康市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去年被评为中国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
根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余晴介绍,安康市已经成功组建了1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15家牵头县级医院、21家成员医院及166个县级和镇级分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超过1.5万人,累计下沉各类医技人员1344人,惠及常住人口245.72万。
安康市通过“四统”模式实现了医共体的有效管理与发展,具体表现为:
通过“四统”模式,安康市有效解决了县级医疗机构发展无序、镇级机构自我为政、村级医疗机构管理分散等问题,带来了显著变化:
下一步,陕西省将聚焦“紧密型、同质化、促分工、提效能、保健康”五大任务,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推动人员、服务、技术和管理下沉,规范人员流动机制,积极建设影像、心电、中心药房等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常规检查项目互认。
按照计划,全省力争年底前90%以上县(市、区)达到“紧密型”标准,进一步夯实分级诊疗体系基础,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