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握牢医疗机构“生命线”,合理使用医保基金有了“国家标准”。
为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督检查,规范飞行检查工作,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于今日起正式施行。
国家医保局官网截图
据悉,《办法》共5章32条,规定了有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的,有举报线索反映医疗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有医疗保障智能监控或者大数据筛查提示医疗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有新闻媒体曝光的,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等几种不同情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均可启动飞行检查。
“该《办法》的颁布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上升到法规层面,这对于加强医保基金规范使用的意义重大。”《医改界》创始人/主编、医改专家魏子柠表示。
No.1
《办法》出台,从“0”到“1”的转变
《办法》的出台迈出了医保基金规范化监管在制度、政策方面从“0”到“1”的关键一步,对推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高质量使用医保资金具有里程碑意义。魏子柠表示。具体来说,最起码有以下几点益处:
其一,“警钟”作用,《办法》的出台有一种强烈的警示作用,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敲响了医保基金规范化使用的警钟,提醒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增强规范性,使用好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
其二,《办法》释放出了严厉打击医保基金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使用的各项行为的新信号,《办法》出台有助于合理使用医保资金,防止骗保和套保现象的发生。
“需要强调的是,医保基金的使用,不只是让用,而是必须合理合规使用,不能乱用、滥用。此前,很多医院将医保基金当成一块‘唐僧肉’,不论是谁不论什么名目都想来‘咬’一口,这就会滋生套保骗保的情况产生。因此,要对医保基金监管,相关机构要在合理、合规、合法前提下,使用好医保基金。”魏子柠解释道。
其三,《办法》出台,可以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和人员的法规意识,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办法》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医疗机构势必在提高自身的诊疗技术、诊疗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上下功夫,以此争取更多的患者和医保资金。因此,《办法》的出台对提高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有帮助的,
“《办法》的出台完成了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内容中也有许多亮点。这是一个新的契机,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果从现在开始探索新制度下如何使用医保基金,对于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都会有新的发展。”魏子柠表示。
No.2
举报就是最好的监管?
医患关系会因此再“变味”吗?
《办法》中提到“将举报线索反映医疗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作为开展医保“飞检”依据之一,引起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部分医务人员担心,通过举报的方式开展“飞检”,不仅会加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会让医患、医医、医护关系雪上加霜。
“如果一名患者、一个同事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恶意举报,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不仅‘迎检’压力大,医患关系、同事关系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微妙。”一名医生表示。
对此,魏子柠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从监管形式上来说,举报是最好的监管,因为可以提供线索的人大部分是对被举报人或医疗机构有一定了解的,精准度更高,更能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性,也更能加强互相监督。但在收集举报线索的过程中,也不排除恶意举报的现象产生、存在,因此,这要求执行医保飞检工作的有关部门在甄别有效线索方面多下功夫,而对于明确为恶意举报、诋毁他人的行为,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出现这些问题,应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健全机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如果医疗机构、个别医务人员确实有问题,那么不管是恶意的举报、还是善意的监督举报,医保部门都要进行‘飞检’,这也是对医保基金和患者的最大保护。”魏子柠还表示,将举报作为开展“飞检”的依据之一,也是为了在医疗系统中形成人人自律的好风气,形成互相监督、全民监管的好氛围,以此达到“不敢骗保套保、不想骗保套保、不能骗保套保”的良好环境。
No.3
转变行业漠视态度
落实医保强监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一定程度上,医院院内骗保是尽人皆知的事,但是,此前大部分人都采取了漠视态度,部分医疗机构的负责人甚至采取了放任的态度。”魏子柠表示,这种群体作案、视面不见的态度的出现,与医保基金监管打击强度力度不到位,尤其是对大医院、关键少数人群打击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
“近年来,很多大型医院被曝出医保骗保、套保金额巨大,这些大型医院往往运行情况良好,但为什么还要去“偷吃”医保的“蛋糕”,这就与医保基金的打击力度小,特别是对于‘关键少数人群’打击力度不够直接相关,”魏子柠指出,对于关键少数人群特别是医疗机构的负责人的处罚力度还要加大,对于大型医院骗保、套保的案例处罚的力度还要加大。
他说:“我相信,如果出现套保骗保情况,就对医院书记院长进行问责,那么从医疗机构的管理层上来说,他们就会引起重视,管理层自上而下的落实监管,也是杜绝医保基金使用不规范的一剂良药。”
同时,魏子柠指出,对于大型医院不合理使用医保基金的情况,处罚的力度还不够——“从概率上来讲,医保飞检可以检查到问题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可能它已经骗保套保10次,而你只飞检到1次,对于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违规的成本是很低的。因此,要想让医保基金违规行为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我认为,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这一行为的违规成本,真正让犯规的人或者医疗机构付出惨重的代价。”
魏子柠认为,到目前为止,《办法》的出台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具体施行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可能还有很多。他表示,医保基金强监管不是一句口号,其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医保基金真正做到强监管,不仅需要法规、法律,还需要转变医疗行业内对骗保套保行为的漠视和“你有我有就不丑”的态度上,铆足力气、下足功夫,确保人民群众救命钱的安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