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CHS-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上,相关负责人同步了最新数据:全国282个统筹地区开展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占所有统筹地区的71%,其中12个省份实现了省内全覆盖;建立了谈判协商、争议处理、特病单议机制,更加科学合理确定分组、权重,妥善处理费用极高极值病例、新技术新项目使用等特殊情况。接下来,医保系统将继续落实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完成地区、机构、病种、费用4个全覆盖。
新政策的开展将病案科从幕后带到台前,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在过往交流中,各医院病案科的同仁们表达了种种疑问,笔者就此总结成6个问题,与大家一同探讨。
DRG/DIP对病案科工作
到底有什么影响?
对病案科的工作要求在不断提升。但这不仅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要求,其实还与国考、省考、等级医院评审等相关。
在多重要求下,病案科的基本工作内容没变——及时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只是更加细致,对准确性要求更高。具体表现为从以往缺乏考核到现在年年抽检和指标考核。
支付方式改革下,医院新增对结算清单规则的掌握和应用的考核要求,部分医院病案科还是DRG/DIP相关工作的牵头科室,需要掌握分组、支付政策、结算等相关工作内容。
病案科应如何给科室做培训?
使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
做病案培训时,院级大会适合扫盲和理念灌输,不适合解决具体问题。给科室培训,应避免只讲政策,要切入到他们真实的工作场景时,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针对要培训的科室,应分析数据,找到他们经常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手把手教学,定期跟踪反馈,效果更佳,推荐自行组织或者是让专业人员辅助按照工作坊/实战营的形式培训。
比如,针对肿瘤科化疗主诊选错的问题,只说:「你们科室上个月化疗主诊填错太多了……」接着把肿瘤主诊填写规则讲一遍,企图以此引起他们的重视,改正错误填写方式,那效果往往不理想。
那么,首先需要结合数据进行呈现,将「填错太多」改为「你们科室上个月一共有267个化疗病例,有200个病人填错,目前入到XX组,超支50万,改正后入到XX组,不仅不超支,还会结余2万元,因为填错白白浪费,多不应该啊。」由此医生们会有直观的认知。
下一步再直接打开医生工作站,点开一份化疗病例,现场告诉他们错误的地方,如何修改,依据的规则是什么,让医生可以快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后,到工作站挑选几个病例,让医生们一起查找问题,判断填写的正误,让他们自己动手修改。这样下来,「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定期跟踪效果,进行反馈。
如何提高病案首页质量?
病案首页质量的提高要把握三个重点:「临床写得准,病案编得对,信息传得全」。各个环节都做好自己的事,最后病案首页的数据质量就能得到整体提高。
对于编码人力不足的医院,或者是大型医院,建议首先完善管理流程,其次拉齐临床填写水平,接着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全病历」的初步质控,提高效率,同时也要提升编码员的水平。
对于出院人数不多、编码人力充足的医院,花几十上百万元投入在系统上,可能性价比不高。可以从提升编码员的水平、完善管理流程和加强院内培训入手。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找能实际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最后只给出「关注病案首页填写」「按照主诊断选择原则来填写」这种正确但落地性不佳的建议。
提升编码员和临床医生的编码水平可以这么做:
1)请专家院内授课,建议小班制或者有针对性地授课,大会议一般针对性和参与度不强;
2)让编码员外出去其他优秀单位学习,让临床医生到病案科学习;
3)组织院内知识竞赛;
4)聘请专家审阅已经编完码的病案,指出问题,现场教学。
国考和医保支付用的
分组器和填写规则不一样
怎么处理?
「清单源于首页,但清单不等于首页。」所以一般而言,需要两套管理,即病案首页管理和结算清单管理。编码员在进行病案编码时,不受结算清单填写规则的影响,只按照病案的规则来编码;编码员/医保员在进行结算清单编码时,要按照结算清单的规则来填写或者调整。
按照两套分组器的设计和数据不同的用途,允许病案首页和清单首页不一致,但是,如果地区医保部门规定结算清单必须和病案首页保持一致,当两者发生冲突时,需要医保、病案和临床三方协商处理,达成一致后完成院内备案,以预防潜在的风险。
医保结算清单和病案首页
填写规则不一致
临床医生要怎么填?
结算清单和病案首页规则一般而言不会有明显冲突,出现冲突时,需医保、病案和临床三者协商处理,达成一致后完成备案。日常中,建议医生端按照病案的规则来质控,可根据分组情况和预计盈余来验证填写是否有问题。
DRG有效支付是在符合临床诊疗和正确书写的原则下产生的,其可以作为验证和参考,但不建议直接作为指导临床填写的依据,所以不推荐以DRG支付为指挥棒的智能编码或者推荐编码。
临床医生的填写要坚持反映真实诊疗的原则,不多不漏,准确表达。用DRG支付来验证是否存在较大偏差,如果模拟支付太低,考虑是否主要诊断错误或者手术错误,核实病历后修改错误,如果无误则无需修改;如果太高,考虑是否主要诊断高编;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多个诊断对健康危害差不多时,可以参考入组支付,选择资源消耗更高的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DRG/DIP下
病案科要如何管理?
病案室管理要按照「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和「医生-专员-病案室」三级网络进行管理。
事前管理是提升医生端的准确填写水平,可以通过培训和引入质控系统完成;
事中管理是提升编码员的质控能力、质控范围和编码能力,并及时与医生交流;
事后管理是对编码之后的病案再次进行质控和统计分析,总结重点问题。
病案室联合医保科、质控科、医务科等对专员和医生进行专项培训,打好基础;临床专员负责科室内的培训、完成本科室的病案填写技巧总结、上传下达;医生需要准确填写首页,发现问题及时与专员或者病案科沟通。
其实,病案、临床、医保各有各的原则,谁都没错,重要的是互相理解,求同存异,避免无用的争执,达到整体的平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