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也称外科老,在内科医生眼力是开刀匠,只会开刀,在实习同学眼里,崇拜外科医生,因为干净利落,手起刀落,解决患者问题。

大学毕业后,选专业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普通外科,因为不想背东西,淘汰内科,受不了儿童肿瘤、肾综、急危重症的残酷,淘汰儿科,妇产科主任淘汰了我,因为医院妇产科没有男医生。

转眼间,我从事外科工作17年,经历很多事情,也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外科手术,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初生牛犊不怕虎,遇到术中并发症

工作第五年,很多一二级手术都可以主刀了。有一天,急诊新收入了一位慢性阑尾:

1、中年女患,反复右下腹疼痛2年,再发1天,既往考虑阑尾炎,均抗炎保守治疗,此次打算手术;

2、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病史;

3、查体:腹部平,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

4、检查:白细胞12*10^9/L,超声提示右下腹炎性包块,考虑阑尾炎;

5、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处理:阑尾切除术。

结合几年的经验,主任很放心的安排:你可以带同学搞定。

麻醉、消毒、铺巾、切开皮肤、脂肪层、肌层,真心希望阑尾立刻跳出来,如果半个小时找不到阑尾,就会心里发毛了,开腹阑尾切除,最难不是切阑尾,而是找阑尾。

对于腹膜,三提三放,这是实习时老师交的,防止夹住腹腔内组织。

然后切开腹膜1cm,瞬间傻眼了,看到的不是腹腔内阑尾或肠管,而是粪便,肠壁也切开了,心里很痛苦……

就此打住,呼叫主任来救场,回盲部与右下腹粘连致密,主任花一个小时搞清楚解剖,切除阑尾,修补回盲部,右下腹局部放引流管。

谢天谢地,患者顺利恢复和出院。

教训:

1、慢性阑尾炎的坑,也是无处不在,疾病诊断是排除性诊断,检查全面,手术前谈话得全面;

2、手术难度,重视它,步步小心,遇到困难,找有经验医生处理;

3、对于有腹腔粘连的手术,得先从没有粘连地方进腹,减少损伤。

虽然过去10多年了,经历也如同在昨天,希望大家可以避免;

第二阶段 
可以独挡一面,最大努力,
面对无法挽救的死亡患者

2015年,工作的第8年,从瑞金医院进修腹腔镜和乳腺外科回来1年了,对未来工作充满自信、激情。

一个方向盘损伤的中年男性患者,胰腺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术后继发胰瘘、严重腹腔感染,急诊手术。术后早期恢复很好,已经下地走路,开始进食。

有一天下夜班的晚上,家属打电话给我,说患者不舒服,值班医生说没事儿,没处理,我电话给主任,主任认为患者没有腹痛、腹胀,也没有发热,抽血感染指标也不高,不用担心;

第一次和主任有了争吵,还无奈的哭了……

病情恶化进展很快,与家属沟通,病情超出我的能力,建议转院,后来转上级医院的ICU,也回天乏术。

那时,我突然很讨厌普外科,有的东西是自己即使很努力也没法掌控的,7月份想辞职,想离开那里,8月递交辞职信,9月份离开医院。

医院没有变化,变的是自己,辞去了公立医院的工作,将来会咋样,我根本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

第三阶段 
拥有坚强的心,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潜行

选择了一个民营医院,从事创面修复,工作8月,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普通外科。

2016年6月,进入佛山禅医普通外科,夜班独立做过很多急危重疑难患者的手术,恢复很好;

2023年7月,面对一位38岁的肛周会阴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手术台上,我知道这个疾病死亡率高达22-40%。

作为最高级职称医生的我,术中矛盾心理:大范围切开清创,这个是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如果这么做,我心里没底,患者死亡,有指南做背书;

如果采用自己擅长的小切口+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以避免大范围皮肤坏死,也不需要行肠造口,若患者死亡,我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可能被吊销执业医师证,甚至坐牢。

患者运气好,我运气也好,他挺过来了,56天痊愈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避免肠造口等手术。

以上,是我分享外科医生成长的三次手术,外科医生真不只是手术匠,会开刀医生,必须有强大内心+丰富知识,还得有健康体魄;

外科医生真不只是手术匠,必须拥有强大内心+丰富知识,还得有健康体魄。外科医生,哪个没有经历过很多失去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