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被定义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碎片,来自于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如瓶装水、塑料袋、外卖盒等。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包括土壤、水和大气中,从而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前多项研究显示,微塑料会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累积,包括血液、肺、心脏、大脑、胎盘、生殖系统等,从而引发健康问题。因此,找到排出微塑料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025年4月23日,东海大学理工学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员在" 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Ingesting chitosan can promote excretion of microplastic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在大鼠模型中,壳聚糖能显著促进微塑料的排泄,24小时内的微塑料粪便排泄率为39.6%,144小时内高达100%,表明饮食中添加壳聚糖,可能是一种有效减少微塑料在体内积累的方法


图:论文截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大鼠模型分为5组,分别喂食含糊精、乳果糖、壳聚糖和蛋壳膜蛋白的饲料,并设置一组对照组,并在饲料中混合聚乙烯微塑料,平均粒径为200微米,分析了糊精、乳果糖、壳聚糖和蛋壳膜蛋白对促进微塑料排泄的影响。


结果发现,与其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相比,喂食壳聚糖的大鼠在整个实验期间的粪便微塑料排泄率显著更高。


具体而言,壳聚糖组在0-24小时内的微塑料粪便排泄率为39.6%,0-144小时内的排泄率为115.6%,而对照组分别为14.8%和83.7%


粪便中微塑料排泄率(图:论文截图)


此外,壳聚糖还降低了肠道微塑料残留率,144小时后,壳聚糖组的肠道微塑料残留率为6.1%,而对照组为12.1%。


研究人员指出,115.6%这一数值超过了100%,这可能由于方法学上的局限性,也可能是实验存在误差,例如将非微塑料颗粒被误判为微塑料,还有可能在实验之前大鼠的肠道内已经存在一些微塑料,从而导致排泄率会超过100%。


尽管如此,这一结果仍然表明壳聚糖显著促进了微塑料的排泄,表明壳聚糖确实有助于微塑料的排出。


总之,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壳聚糖在促进微塑料排泄方面的潜力,为减少体内的微塑料提供了新的思路,表明通过饮食干预(如添加壳聚糖)可能有助于减少微塑料在体内积累。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96393-w
声明本文仅做学术分享,不构成任何建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