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医生表示,老年医学科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收费体系不完善
来源:红网
编辑:北玄
封面来源:pixabay
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60岁以上患者,核心诊治范畴是老年综合征和共病患者。相较于专科追求单一疾病“治愈”,老年医学科的核心理念是“全人管理”。为此,老年综合评估(CGA)是核心方法,即从疾病、生理功能、认知能力、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社会支持(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照护资源)、生活环境安全(跌倒风险) 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对症治疗。
近年来,政策催化下,老年医学科驶入快车道。截至2023年底,国内共有6877个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了老年医学科。据《财新》报道,截至2024年3月,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超过 62%,提前完成到2025年60%的目标。而根据国家卫健委下达的量化任务指标,“2027年末,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力争达到80%”。
“老人越来越多,按理说我们大有可为,可实际上却举步维艰。”谈及老年医学科的现实境遇,一位医生感叹。
北京海淀医院院长张福春观察到,虽然近年来老年医学科数量急速增长,但真实运转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医院仅为应付要求挂牌,未单独建制或实际运行。原因很简单:“不赚钱,考核拖后腿。”多位医生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便是收费体系不完善。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老年综合评估,至今未被纳入国家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无法正规收费。“事实上,这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事,劳动价值却得不到认可。”海淀医院老年内科主任医师郭晓斌表示。
同时,老年医学科多为保守治疗,有创操作少,而康复、照护医疗服务,也没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只能象征性地收几十或一两百元钱”。因此,科室收益普遍远低于心内科、骨科等专科。
呼吁多层面协同发力
正在进行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DIP)对老年医学科更是雪上加霜。医保机构按病组(种)支付标准对医院“打包付费”。“非常不利于老年科。”海淀医院老年内科副主任医师芦志雁坦言,老年患者普遍多病共存、住院时间长,尽管DRG付费考虑了合并症,但结算费用仍难以覆盖,这导致老年医学科治疗费用容易超额。
此外,每年由国家卫健委组织的针对二、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其结果与公立医院财政补贴、医保基金拨付、医院管理者考评直接挂钩。而考核指标,如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占比、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日等,都是老年医学科的劣势。
面对阻碍,多位专业人士呼吁在政策设计、人才培养、服务模式创新等多层面协同发力,构建一个真正以老年患者需求为中心的支撑体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