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地理位置并不占优的卫生院,如何留住当地患者?近日,“县域和基层医声”团队走进安徽滁州凤阳县总铺镇中心卫生院,与院长一起揭晓答案。




撰文 | 张保富

近年来,我国多地基层医改重点放在了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壮大人才队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等目标上,更多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开始思考:“如何当好辖区居民身心健康的健康守门人”。

 

近日,笔者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总铺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刘登先沟通时发现,该医院通过“公卫与医疗能力提升齐飞”的策略,使医院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该医院普通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0.3%,日间病房住院人次同比增长63%,门诊人次同比增长6%。

 

图片


事实上,凤阳县总铺镇中心卫生院的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在县域内,其周边毗邻殷涧镇、大庙镇、府城镇、板桥镇、小溪河镇、红心镇,放眼全市,该镇距离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距离接近,患者非常容易“外流”。在这种情况下,其医院是如何破局,并在2021年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版的服务能力提升验收的?

 

总铺镇中心卫生院概况

 

刘登先表示,总铺镇中心卫生院是凤阳县下属的一所综合性的一等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8年,现下辖18个村卫生室(在岗村医40人),在职职工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人(副高2名,中级职称19名),开放床位80张。区域内户籍人口51000人左右,常住人口40000余人,服务半径十公里区域内服务人口超过八万人。

 

近年来,安徽省凤阳县为了构建“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县域医疗新生态,着力联动长三角医疗资源推动资源下沉,切实提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同质化。

 

图片

 

凤阳县总铺镇中心卫生院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通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及医防融合、用好县域内医共体内双向转诊政策、按患者病情及个性化就医需求细致落实分级诊疗,实现医疗与公共卫生协同发展,用医疗夯实公共卫生,以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医疗能力提升。

 

资源下沉助力家医签约,

诊疗与公卫信息互动共享

 

刘登先说,近年来,卫生院以医院医生为技术骨干,医共体牵头医院医生提供指导咨询,以村医或部分村委会的计生或扶贫专干组成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共组建了18支专业的家庭医生团队深入乡村诊疗,利用卫生院配备的DR影像、B彩超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设备,为居民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隐患,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图片入户为行动不便的人体检

  

在签约服务过程中,对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他们制定了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体检、送药服务,也可以为慢性病患者定期监测病情、调整用药。

 

总铺镇中心卫生院更是推动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医生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公共卫生问题,如传染病早期症状、慢性病风险因素等,会立即启动公共卫生干预机制。对于诊疗中新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他们会电话对接其家庭签约村医,将其纳入慢性病管理体系,由村卫生室人员定期随访,开展健康指导,实现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无缝对接,提高疾病防控效果。

  

   公卫数据驱动服务升级,

强化公卫知识技能培训

 

公卫数据可反哺医疗决策,以公共卫生数据驱动医疗服务优化升级。总铺镇中心卫生院利用公卫服务中积累的大量居民健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清晰掌握辖区内居民疾病谱变化、重点疾病流行趋势等情况。

 

刘登先举例说,数据分析显示,近年来辖区内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患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卫生院可据此调整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内分泌专科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开展糖尿病相关新技术、新项目;同时,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专项健康筛查和干预活动,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图片

 

同时,总铺镇中心卫生院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慢性病管理等公卫培训课程,将公卫理念融入日常医疗工作中。例如,在诊疗过程中,医生更加注重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相关信息,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面对突发公卫事件医务人员能够迅速响应,规范处置,提升卫生院应对公卫危机的整体能力。

 

医疗公卫互补发展,打造医疗服务温度

 

如今,总铺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卫服务水平协同发展、实现双提升,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发展的优秀典范。他们加强慢病管理与防控,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扎实推进残疾人、行动不便和长年卧床患者的精准康复服务,不断提高居民对医防融合、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近年来,总铺镇中心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考核成绩整体优异,十年来有5次达全县第一,在全县乡镇卫生院的9次综合目标考核中,有6次荣获优秀,且住院人次、门诊人次实现稳步提升。如今居民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增强,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显著提升,传染病发病率有效降低,逐步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有转诊、康复回基层”的有序就医格局。

 

图片

 

医疗服务离不开人文关怀的温度,总铺镇中心卫生院在对居民进行有效分诊、分类管理的同时,优先做好慢性病、残疾人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失能半失能高龄老人、残疾人、终末期患者等人群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并让居民在平时生活、有患病高危因素时、患病后都能享受相应的服务,从始至终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

来源:医学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