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引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需依据全省及各辖区医疗资源现状,科学引导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


《意见稿》明确:原则上,除特定的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整形外科、康复医院,以及疗养院、护理院、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省临床检验中心、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外,将不再新增审批二级及以下的民营医疗机构。




鼓励转型,推动服务多元化与高端化



《意见稿》积极鼓励支持民营医院转型,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其中,开展康复、护理、医养结合服务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意见稿》还鼓励民营医院开展个性化体检、特需医疗及国际医疗服务,并推动其与商业健康保险对接,向连锁化、高端化转型。这与当下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相契合。同时,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对接,不仅拓宽了民营医院的收入渠道,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支付选择,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良性循环。




规范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提升行业透明度



《意见稿》强调,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作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主体,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命名规范等开展工作。尤其在当下信息化监管的大趋势下,审批流程将更加规范、透明。


通过采取 “马上办”“网上办”“不见面审批” 等模式,减少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环节,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申请人,为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立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同时,对于投资规模大、运行效益差的民营医院,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及时进行预警和行业提示。这有助于提前防范医疗行业的潜在风险,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市场的稳定。




推进等级评审,提升民营医院整体质量



将执业满三年、未定等的二级及以上民营医院分批有序纳入等级评审,是此次政策的又一亮点。等级评审作为衡量医院综合水平的重要手段,将促使民营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过去,民营医院在大众认知中,往往存在医疗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参与等级评审,民营医院可以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学习借鉴公立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逐步提升整体实力。


海南省此次发布的关于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意见,从机构设置、服务转型、审批规范到质量提升,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政策体系。这将有助于海南民营医疗行业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在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的同时,推动整个医疗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图文来源:海南省卫健委 华医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