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尚不均衡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常被贴上“缺人才、缺设备、缺技术”的标签。
然而,正当大多数基层医院为此苦苦挣扎,困于生存和营收难题之时,河南郑州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早早地在一个似不起眼的领域——疼痛科,找到了破局的关键。
其管理者力排众议,将疼痛科作为“王牌科室”重点打造。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个小小的科室不仅年收入惊人,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更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社区医院也能做强专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它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来自清晰的战略定位、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和持续的服务创新。
其成功经验,尤其对于正在寻求突破的基层医院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
我国有大量疼痛患者,但此前相关政策主要鼓励二级以上医院设立疼痛科,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在这一领域存在明显服务缺口。
该中心早在2016年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他们发现,社区中老年人常见的膝关节炎、颈腰椎疾病、肩周炎以及青少年的体态异常等问题,背后都伴随着疼痛治疗的巨大需求。
很多患者因行动不便、经济条件有限或不愿手术,更倾向于在本地接受保守治疗和微创干预。
因此,该中心决定将疼痛科作为特色专科重点发展,致力于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常见的疼痛问题。
基层医院若想发展专科能力,必须避免与三级医院正面竞争,需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该疼痛科之所以能吸引甚至“反向接收”从三甲医院转来的患者,关键在于它解决的是“大医院看不好、看不细”的痛点。
例如,有的患者长期头痛,多次在大医院神经科、口腔科就诊却无法确诊,最终在社区被诊断为颈源性头痛或三叉神经痛,并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该中心通过全科思维和综合判断进行精准鉴别诊断,弥补了大医院分科过细可能导致的局限。
此外,他们积极推动“微创技术下沉”,引进肌骨超声、射频治疗仪、C型臂等设备,使医生能在可视化条件下精准操作,大幅提升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基层医院发展专科,常面临“无人无设备”的困境。该中心的突破,得益于中心管理层的远见与魄力。
在中心筹建阶段,他们就划拨专项经费作为人才培训资金,选派首批临床医务人员赴北京等国内顶尖医院疼痛科进修。
疼痛科负责人便是其中一员,完成系统疼痛医学进修后,成为科室技术骨干。
同时,中心投入数百万元购置疼痛专科设备,为开展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等微创技术提供基础保障。
这一步的投入是需要勇气的,但也正是因为超前布局,才赢得了后续发展的主动权。
基层医疗缺乏信任度是普遍难题。该疼痛科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建立了与患者之间的深厚信任:
他们推出“先治病后付费”模式,降低患者就医的心理门槛;
提供“免费早餐”等人性化服务,提升就诊体验;
构建覆盖预防、治疗、康复的全周期疼痛管理流程,提高治疗依从性。
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医疗温度,也在无形中增强了科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尽管中医针灸、推拿等传统项目收费标准不高,但该科室通过中西医技术的有效整合,找到了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一方面,针灸、小针刀等中医适宜技术作为基础服务项目,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能够吸引大量患者,建立初诊信任和患者黏性。
另一方面,科室重点发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射频热凝等微创介入技术。这些技术附加值较高,收费标准相对提升,成为科室主要收入来源。
通过这种“中医项目引流+微创技术创收”的模式,既满足了居民对传统疗法的需求,又通过高技术含量的西医微创技术实现了合理盈利,保障了科室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医疗机构管理者而言,疼痛专科建设需要前期投入,但也能带来显著回报。
该中心在疼痛科建设初期投入数百万元用于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但通过高效运营,实现了快速回报。
疼痛科年均600余万元收入中,微创介入治疗贡献了主要份额。
由于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收费,其经济效益完全合法合规。同时,3人团队实现万元门诊量,也体现了极高的人员效率。
这种“小而精”的运营模式,为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化发展提供了经济效益层面的可行性论证。
虽然目前基层设置“疼痛科”仍缺乏明确政策支持,但国家鼓励在社区开展疼痛诊疗服务。
北京、河南等地已出现以“疼痛门诊”“中医症状门诊”等名义开展服务的探索案例。
该中心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率先迈出疼痛专科建设的步伐,并成功获评“省级特色科室”,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该社区医院疼痛科的成功,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选准需求大、竞争少的专科方向重点突破;
要通过人才外培和设备投入夯实服务能力;
要学会差异化竞争,与大医院形成互补;
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服务创新建立信任;
要善于整合资源,中西医并重发展。
疼痛诊疗在基层拥有广阔市场,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疼痛健康意识提升,这一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这个案例说明,基层医疗不是“不能做专科”,而是要看准方向、找对方法、敢于投入。
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真正的挑战或许不在于政策和资源,而在于是否具备发现需求的眼光和打破常规的勇气。基层医疗,同样可以专科强、服务好、效益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