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都需要明确合法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 据官方消息,近日,某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两起“医闹”案件,并作为典型案例对外发布: 案例一: 2025年8月31日,某医院发生一起患者死亡后亲属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死者亲属韩某某等人对患者死因存在异议,但未选择正规程序解决纠纷。 从8月31日晚至9月2日凌晨,韩某某等人不听劝阻,将死者尸体非法停放在病房内,导致同楼层病患恐慌,其他住院患者也被迫调整病房。9月1日上午,韩某某等20余人到医院住院部吵闹喧哗,迫使医护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尽管民警现场劝阻,相关人员仍在门诊大厅、医院门口等区域通过扩音喇叭喊话、哭闹,并将视频上传网络向医院施压,试图索要高额赔偿。 当日下午,部分亲属在医院南门口聚集,导致急救车辆无法正常通行,严重影响了医疗秩序和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在劝阻无效后,依法将涉案人员强制传唤。目前,韩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已被刑事拘留,并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二: 2025年9月7日,洪某某、裴某某因医患纠纷在某医院门诊大厅门口拉横幅、喊口号,企图向医院“讨说法”,造成群众聚集围观,影响其他患者正常就医。 民警现场劝阻后将涉案人员传唤至公安机关,两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洪某某、裴某某因涉嫌扰乱单位秩序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拓展:有关医闹的相关法律与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随着执法机关对医闹、医暴行为零容忍的态度,近年来相关事件数量有缓和趋势,但医闹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对于这类违法行为,有两条主要法律条文作为参考: 1. 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 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的医闹行为可能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这两起案例显示了公安机关对维护医疗秩序的坚定立场。患者及家属在遇到医疗纠纷时,应当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诉求,任何采取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既是对医务人员执业安全的保障,也是对广大患者正常就医权利的维护。 此外,医患双方都需要明确合法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 在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双方可自愿协商解决;无法协商解决的情况,可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第三方调解,或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以上渠道均无法解决的情况,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通过司法鉴定明确责任划分。
来 源 / 看医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