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结算改革速度超预期、改革成效已彰显! 大批资金拨付到医院,医院回款账期得到改善。 宁夏101家医疗机构实现垫付款次日到账 “日拨付”已在多省落地 7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医保局明确,医保“即时结算”改革正式落地,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患者垫付的医保费用可实现次日到账,资金周转效率提升70%以上。 参保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完成出院结算后,系统自动将数据上传至医保平台,次日下午3点前,60%的医保基金结算费用即可直达医院账户。 “过去平均回款周期都在30天,现在次日就能收到,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现金流状况。”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7月22日,改革已覆盖全区101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全区试点医院日拨付总额已突破7076.73万元。 7月24日,河北省医保局发文,河北省省市县(区)医保部门全面开展即时结算改革工作,将医保回款周期压缩至费用结算次日,按日拨付,截至6月底,河北省医保局已累计向23599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即时结算医保基金53.17亿元。 7月17日,陕西省医保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介绍,截至7月10日,陕西省12个统筹区医保即时结算全部上线并实际付费,开通即时结算医疗机构136家,已拨付基金1.97亿元。 7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提升医保服务质效时表示,3月,山东实现了全省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全覆盖;截至5月底,已向3.3万多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资金。 6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文,江苏省从今年4月份开始,优化医保基金结算拨付方式,截至5月底,全省已累计为5.2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医保结算资金321亿元。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人表示“以往医保部门和我院实行‘年初预付,按月结算’,今年1月以来,盐城市开展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试点,医保基金结算缩短到一个工作日,日均现金流增加200万元,到目前已累计拨付1.5亿元,极大减轻了医院的回款压力,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医院的资金流转效率,由衷地为这项改革举措点赞。” 6月12日,天津市医保中心发文,首月就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了7.44亿元的即时结算金! 今年3月,天津已向105家医疗机构拨付了2025年医保预付金2.37亿元。如今,随着即时结算的正式启动,“预付+即时”双重保障机制全面发力,实实在在破解了困扰医疗机构已久的资金周转难题。 7月即时结算全国启动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即时结算最新进展。 据悉,截至目前,即时结算已覆盖全国91%的统筹地区、48.4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金额5948亿元。此外,医保基金年度清算连续提速,清算完成时间较“十四五”初期提前半年左右。 会议还提到,探索医保基金对集采和国谈药品耗材企业的直接结算,推动药企的回款周期从6个月努力缩短到30天以内。 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的时间安排,到2025年底,我国约80%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2026年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 即时结算改革是今年医保“三结算”改革中的一环,此外国家医保局还在积极推进直接结算和同步结算。按照规划,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医院发展迎新契机 “实施即时结算改革后,医院每天都能按比例收到上一天发生的住院医保基金,这些真金白银缓解了医院垫付资金的压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安徽省人大代表、淮北市人民医院刘永刚称赞道。 医保与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改革的推行,为医院带来了诸多利好,这些利好从资金流转、内部管理到政策预期等多个方面,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即时结算为医院稳定医护人员薪酬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资金充足后,医院有条件建立更完善的激励机制,这对于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至关重要。医院可以设立绩效奖金、科研奖励、优秀服务奖等多种奖项,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这种良性循环不仅有助于医院的发展,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图文来源:国新办 国家医保局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